【豆妈育儿】#拒绝成为“踢猫”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中午,豆豆扯着嗓子喊到:我要吃东西,我自己去冰箱找咯。

还没等我和爸爸给出回应,豆豆已经蹭蹭地跑去开冰箱了。不一会,就听到因为开太久而没关门的冰箱发出报警的声音。

爸爸突然火不打一处来,对着豆豆一阵“炮轰”,豆豆委屈得都快要哭了。我给了爸爸一个眼神,示意他适可而止即可了。爸爸转身进了房间带妹妹,豆豆站着不知所措,看我向他张开手臂,他一下子扑了过来。

我抱着豆豆,他有点委屈地哭了。此时,并不适宜说教。所以我没有说话,只是让他静静地难过一会儿,陪着他,用我的拥抱告诉他,妈妈能理解他此刻的感受。

而爸爸有点莫名其妙地火冒三丈,我想,很大的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失眠,第二天又一大早带孩子游泳到中午,回来几乎已经累瘫。一心想着要休息一会儿的爸爸,突然又遇上了搞事情的熊孩子,情绪立马被点燃了,所以才会发生前面的一幕吧。

看到孩子渐渐平复的心情,我说: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吧,想听吗?

豆豆点点头。

我说:好,那你认真听哦。

有一天,一位爸爸在公司受到了领导的批评,心情非常的不好。他回到家,看到他的孩子调皮捣蛋,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就把他的孩子骂了一顿。小朋友被爸爸批评了,也很生气,就对着他们家的猫一脚踢了过去。猫吓得跑了出去大街上,一辆刚好路过的汽车为了避让这只猫,又撞上了路边的孩子。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豆豆摇摇头。

我说:那是因为一个人的坏情绪如果处理不好,它是会影响甚至是传染到别人身上去的。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了。

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强弱的社会关系依次传递。你知道吗,爸爸是因为没有休息好,所以他有情绪,而他又把这种坏情绪发泄到你的身上来,才会大声吼了你。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爸爸突然那么生气了吗?

豆豆说:知道了,爸爸的大脑盖子打开了,他把他水桶里的坏情绪倒到了我身上。

我说:是的,下次我们可以提醒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妈妈也会告诉爸爸刚才的故事,让他知道坏情绪不应该发泄到别人的身上去。

豆豆撅着小嘴说:但是我暂时不想原谅他。

我笑着说:好吧,那你就再气一会儿吧。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你的坏情绪呢?

豆豆说:去我的冷静太空自己待一会儿,或者做点其他事情。

我偷笑道:希望你下次有坏情绪的时候,能处理好吧,不要再把坏情绪倒到我身上咯。

豆豆说:不会的,我现在知道「踢猫效应」了。妈妈说过,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我们要把爱装进别人的水桶,而不是坏情绪。

我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在生活里,每个人都可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情绪传递过程中,如果没有人主动隔离,控制欲望,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最无辜、最弱小的人受伤最深,因为他处在情绪链的末端。

在社会中,这个人通常是穷困者,而在家庭中,这个人往往就是孩子。

如何在家庭中避免「踢猫效应」的产生,父母的情绪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有时候,从生气到平静,靠自己往往不够。所以,和豆爸沟通过后,意识到自己错误的豆爸提出我们父母间要互相提醒,而和孩子之间,也有积极暂停和分开冷静的方式。

曾在一本书中看到:生气是简单的,但选择正确的对象,把握正确的程度,在正确的时间,出于正确的目的,通过正确的方式生气——这不简单,需要大量练习。

所以,拒绝做“踢猫”的那个人,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开始吧!


hi,我是豆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
正面管教倡导者和执行者
五岁男孩和一岁女孩的妈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毛毛豆豆到了昆明以后,说话的本领突飞猛进,刚刚下楼的时候,舅舅说了一句:哎呀,风噶陡(土话意思风这么大)。我怀里的...
    阔月大江阅读 1,090评论 0 0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85评论 2 14
  • 像我这样的人,就喜欢得不到的也还想要让别人内疚后悔对我这么差。 后来我发现我喜欢的他,终究是没有结果,他对我没有感...
    阿苏corol阅读 128评论 0 0
  • 亲爱的妞儿: 见信好! 双十一,周日,毫无意义的一天。 都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有这样放任自己赖在床上一整天了,成年人...
    俏村姑阅读 262评论 0 1
  • 他的肩膀永远为你坚挺,怀抱永远为你敞开,永远爱着你,不会抛弃,不会遗忘,不会伤害……他生怕你受一点点的伤害,他会用...
    米小布阅读 80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