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的精神商业

精神商业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而不是产品本身。

游戏行业是最初级的精神商业产业,首先你不得不承认游戏已经融入了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注意是绝大多数。先问问我们自己,你的手机有几款游戏,你的朋友的手机里呢?现在为什么这么多人玩游戏?因为无聊打发时间?打发时间的方式有那么多,你为什么偏偏选择打游戏?为什么有人甚至打游戏上瘾?如果你不断的问自己,一层一层剥开这几个问题的的面纱,你会发现客观上是游戏能给你带来快感(对于人来说这是一种极佳的精神体验的,为什么我敢说这是一种极佳的精神体验,因为这种体验能让人上瘾,难道这种体验还不够好?),主观上却是来自于你内心对“爽”的追求。

但是为什么现在又有人完全不玩游戏呢?为什么有的网瘾少年浪子回头呢?因为人是不可能完全进入游戏里的世界的,游戏里的“爽”是完全虚拟的。玩游戏上瘾的人到最后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游戏里爽了一阵子过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有一堆痛苦需要你他去面对,他会觉得游戏欺骗了他。所以游戏带给我们带来了极佳的精神体验是不符合我们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精神刚需的,游戏产业是最低级的精神商业产业。

在知识经济的大潮里已经开始涌现精神商业。你可看看到各种“三十天构建你的思维模型”,“谁谁谁带你高效学习什么什么”,“21天带你减肥成功”的课程等等的例子。如果你正好想减肥,你又看到了“21天带你减肥成功”这个课程,通常情况下他们还会给你看很多的成功案例,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心动,但是现在正火热的各种社群,各种微课的事实告诉我们很多人买单了。抛开这个课程到底有没有效果,我们来谈大家为什么下单。因为他们的宣传方式,给你了你一种错觉,你一旦买了他们的服务,你就可以在21天内减肥成功,像他们举的例子一样成功搜回去。也许结果到最后你搜了,你从160减到150,但是成功了吗?这种时候商家会告诉你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你看你已经廋了,说明方法是正确的,不是我们的错,自然我们也肯定不会退钱的。这就是精神商业的初级阶段,商家从一开始就卖的是一种感觉“我买了课程就能减肥成功”,这种感觉爽不爽?肯定爽啊,我只要花点钱就能减肥成功,而且比游戏爽多了,因为这种感觉满足了你的创造感——你自以为自己是通过自己努力减肥成功,到最后只是买了一种“我买了课程就能减肥成功”的感觉而已,一种精神体验而已。假如你想学习某项技能,你又看到“10天从入门到精通某某某课程”,最后你下单了,也学习了一些知识。你每天要工作,要处理生活,你会花多少时间在这个课程上?那个10天的课程1天有多长的学时?你10天能精通这项节能?你能入门就不错了。如果你不信,你想象为啥大学要读四年。所以商家从一开始就是卖的一种感觉“我只要下单了10天里就学会了某某某技能”。有的人以为每天听本书,听一年过后就能人生阅历上一个台阶,这其实刚好是商家们卖的一种感觉罢了。这就是初级的精神商业,卖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种快感。

精神商业在知识时代的大潮里初展矛头,但是却很低级。因为他们的本质和游戏里的快感差不多,到最后一定会被一部分人抛弃。而这种初级的精神商业肯定会长期存在,就像现在游戏产业一样肯定会存在,未来只是需要时间扩展到各个领域。

高级的精神商业应该是满足大众真实的情感,而不是一种快感,满足大众真实的情感过后然后再去做相应的商业衍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