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人在皮下的脂肪比较多,在体内脏器的脂肪也比较多,容易患上脂肪肝,因此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胖子的“专利”。
事实上,瘦子也要当心!瘦的人虽然皮下的脂肪比较少,但是不代表他们体内的脏器里没有脂肪。
此外,肝脏不仅合成与分解脂肪,它还是脂肪储存的“中转站”,肝脏中还会合成脂蛋白,这种蛋白质是脂肪从肝内向肝外转运的运输车队,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体内蛋白质缺乏,难以合成足够的脂蛋白。肝脏无法向外转运输多余的脂肪,这些脂肪就堆积在肝脏本身,也会导致脂肪肝。
所以,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都应该注意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综合征。肝脏是人体代谢脂肪的重要器官,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时就形成了脂肪肝。
很多人以为脂肪肝的脂肪是包裹在肝脏的表面,其实是充斥在肝细胞里面,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太多会损害肝细胞,逐渐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的症状
健康人群肝脏的脂肪含量约占肝脏重量的5%,当肝脏脂肪重量超过肝脏重量的5%就是脂肪肝了,超过15%是中度脂肪肝,超过30%属重度脂肪肝。
早期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部分患者有右上腹轻度不适、隐痛或上腹胀痛等不典型的症状。严重的脂肪肝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展为肝硬化的患者出现腹水、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脂肪肝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它常常伴随其他代谢异常。如果脂肪肝长期得不到控制甚至还会影响血糖、血脂等代谢。它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高危因素。
肝脏发胖了,严重影响身体排毒功能,并阻碍营养传输,如果不加以重视,发展到最后可能转化为肝癌。
酒精性脂肪肝VS非酒精性脂肪肝
酒精性脂肪肝和饮酒相关。长期的酒精损伤会导致肝脏细胞对脂肪的代谢能力降低,进而导致脂肪在肝内的堆积,形成脂肪肝。
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来说,戒酒、抗炎、保肝是减轻酒精性肝病的方式,避免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或重症酒精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通常为这几种类型:
过度节食减肥导致的脂肪肝,其原理是节食减肥加快脂肪分解的速度,消耗肝内谷胱甘肽,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高糖、高脂饮食导致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过高,这种是肥胖型脂肪肝;某些药物或者疾病引起的脂肪肝;妊娠脂肪肝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脂肪肝是一种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干预,控制病因,病情就会改善和康复。在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有助于避免脂肪肝呢?
通过合理的饮食管理,将体重控制在健康标准内。一日三餐粗细搭配,控制高能量、高脂肪、高热量的三高食品的摄入量。
做到低脂、低糖、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多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促进肝细胞的恢复和再生。
忌食用动物肝脏,因为动物肝脏中含有的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会加重肝脏对多余脂肪的功能代谢,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会加重病情。戒烟限酒。
配合适当的运动,不久坐,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日常用药时,应谨遵医嘱,忌盲目使用药物。因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 在使用药物时应慎重,以避免对肝脏进一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