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这个永恒的主题,贯穿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现实中却有太多人在爱的追求中受尽折磨。那些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努力自我疗愈。那些令人心动的爱情似乎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因爱而起的痛苦与不堪。当我们在生活中或网络上看到那些美好甜蜜的爱情时,总会忍不住去围观别人的幸福生活。这不禁让人思考,难道我们的现实生活真的如此令人失望,只能通过窥探他人的爱来寻找一丝温暖吗?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更多的爱,希望别人能毫无保留地爱自己,仿佛自己是一个无底洞,我们像饕餮一样吞噬别人的付出,却从未真正饱足。因为真正的匮乏,从来不在外界,而在自己心里。
被爱,成了一种消极的等待。很多人只想索取,却不愿付出,总是希望对方先迈出那一步。这正是当下人与人之间信任危机的体现,大家都想让对方先付出。作为女性,我常常看到一些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男方对女方无微不至地照顾,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情绪变化,都能时刻察觉。女方在这种被爱的氛围中,感受到了爱的存在。一旦男方某天未能满足女方的要求,女方可能就会觉得对方不再爱自己。我曾经也持有这样的想法和要求,当对方做不到时,我就会陷入自我内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长大,才明白想要被爱其实是因为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配被爱,需要用别人的爱来确认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如今的我,不再在意是谁先付出,也不再纠结付出的多少。我更愿意去爱别人,看到别人因我的爱而幸福,我会感到无比满足。当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学会主动付出时,会比等待别人来填补内心的黑洞快乐自在得多,也不会再因得不到别人的爱而深陷绝望无法自拔。当我们有能力给予别人爱时,这本身就说明我们已经足够爱自己。对方也能感受到我们内心充盈的爱意,在亲密关系中,双方会更加放松自在,更愿意与彼此沟通交流。爱不是单向的馈赠,而是流动的能量。
小时候,我们无法决定父母的行为。如果在父母冷漠的环境中长大,长大后很可能就会成为渴望被爱的那部分人。为了不让自己陷入不幸,能够及早意识到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积极地将自己从深渊中拯救出来,那将是极为幸运的。学会爱自己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去学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努力工作赚钱,坚持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或者多读书……通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充实自己,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眼中的“好”而改变自己。我的经验告诉我,真正的爱,不是别人施舍的温暖,而是自己点燃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