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一片夜空,而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所感所悟,则是夜空中的无数个星点。
所有的感想,都是我们对于人生的认知;所有的顿悟,都造就了我们绚烂的人生空间。
对于这看似复杂,看似简单的人生,其实它有着无穷无尽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一般来说,任何的人生都是有境界可言的。而境界越高,你所能活出来的生活质量就会比普通人要高。
当别人还为了小事儿而斤斤计较时,你已经在宽广的思想宇宙中遨游着;当别人还为了生活中的不幸而过分忧愁时,你已然走入到了美好的人生当中。
对于人生的境界,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道:“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真正的智慧,那是跟世俗的做法有差别的。
当我们刚看到这番话的时候,也许会认为其中的某些思想,有些违背常理。可等人完全理清楚之后,才会明白,往往是违背常理的东西,才更接近现实。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想活得出彩,要想在这个世道立于不败之地,不妨领悟这四大境界。
大智不群,悠然自得
合群和不合群,这是每个人面临的最为困难的一个选择。
因为每个人都是群居的生物。既然群居,那就得合群,这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之道,也是必要做的一件事儿。
可是,这仅仅是人的初级阶段而已。
当人有所感悟,或者说在社会上的经验较为丰富之后,那这个人就会明白,合不合群,这其实关系不大,这个社会看的是人的应变能力。
当你身处该合群的境况时,那你就不要固步自封了,而是要迅速合群,以免被人当成是异类,受到针对和排挤。
当你不该合群时,哪管你特别想加入这个群体,你也要远离这个群体,选择一个人过日子。
所谓的“大善不群”,不是让我们不合群,而是让我们的内心能够有主见,有独立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千万不能受到外界的影响。
当你内心有主见,做人有魄力之后,那你才能做到 真正的“不群”。
大善无帮,授人以渔
谈及“大善无帮”,便想起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要存有善良之心,但却不一定要完全去帮助别人。因为帮人这种事儿,那既要讲分寸,又要讲原则。
对于那些值得我们帮助的人,我们不能只帮助他们挺过难关,更是要教会他们一个人去面对未来的艰难险阻。
就像你遇到了一个穷人,而他特别需要钱,那你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并非是给他钱,而是要让他自己去赚钱。
帮别人解决某件事儿,只能帮他们一时儿,还有可能会让他们养成依赖的习惯。而帮别人本身,就能让他们受益一辈子。
而为何说帮助人也要看“原则”呢?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值得我们帮忙,而有些人不值得我们去帮。对于那些忘恩负义的人,我们就不要跟他们有关系了,因为不值得。
何惧孤步,胸有丘壑
对于弥勒佛,有句话说得好,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我们做人,最基本的还是要保持宽广的心胸。因为心胸宽广,才能够让人摆脱生活的桎梏,走向更为自由的人生境界。
何为自由?那便是享受孤独,接受孤独,坦然面对这世间任何难以接受的事儿。
你能容纳一瞬间的孤独,那你就有一瞬间的自由;你能容纳一个月的孤独,那你就有一个月的自由;你能容纳一辈子的孤独,那你这一生都是思想上的自由者。
曾有人说过,享受孤独,才能够征服人生。
那些真正的强者,他们在暗处十年磨一剑,或者是孜孜不倦地钻研,最后成就非凡。而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能把孤独融入到灵魂深处。
人终究是孤独的,倘若不能与孤独为友,那人这一生所要面临的困境就会增多。
何惧毁谤,不理是非
在岳麓书院,有副对联是这么写的,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素,成败归之于零。
其大概的意思是,这世间的是是非非,要由自己来判断,而且别人对你的诋毁赞誉,听听就好,不需要纠结太多。更重要的是,对于成败得失,要有“归零”的心态。
这幅对联,其实道出了人活一辈子的真相。
为何我们总是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到“审视自己”,没有做到认清自我。
难道“别人说风便风,说雨便雨”?关键不是看别人怎么说,而是看自己怎么做。
要是你本身不惧人言,那别人就跟没有任何的资格能够影响你。
做人,终究会面临是非。可这“是非”到底会不会给自己造成影响,就要看自己的心性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