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着家人来到新昌天姥山脚下,跟随着无数前人的足迹,再一次探访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司马悔桥。
司马悔桥,又称落马桥,相传唐玄宗两次征召司马承祯入朝为官,司马承祯从天台山出发,行至此桥,心生悔意,在桥上下马,桥因此而得名。
桥为单孔石拱桥,拱圈为不规则的石块或卵石砌成。现桥长二十余米,桥宽不足六米,高不到十米,桥面铺卵石,侧墙正中有“落马桥”石刻碑一块。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这座桥无论是建筑成就、还是艺术价值,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应该都不算经典。但因为“司马悔”三个字,却能流传千古,引无数文人骚客竞相前来探访。
那么,司马承祯究竟何许人也?司马承祯(639年-727年),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后人,应该算个官后代,但是这个官后代却无心做官,拜师嵩山道士潘师正,成为正一派第四代嫡传。学成之后开了个自媒体公众号,还取了个很牛逼的网名——白云子。四处游历讲学,一不小心就成了网红,后来隐居天台山玉霄峰。他的粉丝众多,包括李白、张九龄等。还有个最厉害的粉丝,叫李隆基。
就是这个粉丝,三番五次请司马承祯出山,到自己的身边请教国事。导致司马承祯不胜其烦。所以,我认为司马悔桥的重点,不是司马,而是“悔”,不然为什么不叫“司马桥”呢?
说到“悔”,必先讲到“隐”。中国的隐逸文化源远流长,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在荒山野岭隐居、修道,比如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高人看来,这种隐不过是最低层次;隐居在喧闹的市井中,视他人与嘈杂于不闻不见,从而求得心境的宁静,比如解甲归田的范蠡,这是中隐。在朝为官,面对尘世的污浊倾轧、勾心斗角却能保持清净幽远的心境,不与世争,不与世浊,悠然自得,这才是归隐的最高境界,所以谓之“大隐”。
司马承祯在三任皇帝在位时,都曾出山。最早是武则天上台以后,崇佛灭道,司马承祯毅然出山,向武则天阐述“佛道同源”,得到了武则天的谅解,为当时的道教保留了一线生机。而在唐睿宗和唐玄宗时期,司马承祯又多次出山,被奉为帝王师,为道教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物,可谓当之无愧的“大隐”。
这样的大隐之人,尤其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再次获邀出山,可以说享尽了无尚的荣耀。他又为什么会“悔”呢?是真不愿意出山?还是像王健林之流故意装逼呢?笔者以为,司马承祯是真的后悔出山,让他后悔的原因大概有四。
一“悔”违背本性,司马承祯天性不喜为官。司马承祯靠自媒体直播赚足了名气,没想到也吸引了皇帝的注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出名了,自然要到皇帝身边来服务。可是司马承祯爱好的是吟诗作赋、修丹炼药、游山玩水,做一个闲云野鹤,他还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等人称为“仙宗十友”。人生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而你越有能力,责任就越大,就越由不得你自己选择。
二“悔”天威难测,友人的遭遇让司马承祯深知伴君如伴虎。司马承祯身边的友人大多仕途多舛,比如陈子昂、李白、孟浩然等人,都在政治上空有抱负而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师弟宋之问。因为曾经同门学艺,司马承祯与宋之问的感情最为深厚,而宋之问也是才华盖世,但当时的政治环境,使得宋之问先后跟随三代皇帝为官,数次被贬,并最终被唐玄宗赐死。《全唐诗》唯一收录司马承祯的诗作,就是他与宋之问的唱和之作——《答宋之问》:“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登奇峰兮望白云,怅缅邈兮象欲纷。白云悠悠去不返,寒风飕飕吹日晚。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逾远。”可见他们之间友谊之深。兔死狐悲,师弟的遭遇让司马承祯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天威难测,什么时候惹祸上身都不知道,因此不如隐世不出。
三“悔”福祸难料。司马承祯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见惯了朝代更迭,世事无常,尤其是四代皇帝都是通过政变上台,政治上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更让司马承祯感到极大风险,纵使司马本领高强,具备“大隐于朝”的极大智慧,然而历朝历代都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能够在凶险的政变中独善其身,不仅仅需要经国纬政的能力,更需要委曲求全、夹缝中求生存的生存能力。而这些与司马承祯作为得道高人的独立人格是违背的。
四“悔”介入争端。作为道家的代言人他不想卷入“佛道之争”的漩涡。然而在当时,每个皇帝登基,都要找到他们统治天下的法理根据,于是佛、道变成为最好的宣传工具。武则天时崇佛灭道,唐睿宗时尊崇道教,到唐玄宗时更是将道教奉为国教。虽然司马承祯本人坚称“佛道同源”,但作为道教的代言人,他不得不天然地站到了佛教的对立面,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因此,对司马承祯来说,隐世不出才是最好的结局。
一个“悔”字道尽了三朝国师司马承祯当时的无奈与纠结,一座“司马悔桥”也传承了国人千年的无奈与纠结。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自出生起,便与“悔”相伴,每个婴儿出生落地之时便哇哇大哭,似乎也是后悔来到这世上。人生在世,“生”不由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如此,常怀“悔”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悔”意,便能不断反省检讨,有“悔”意,便能不断修正人生航向。人最怕的,不是“悔”,而是不知“悔”,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