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羊博士: 为什么说吃亏是福?

东汉时期,光武帝朝廷得到一群国外进贡的活羊,光武帝刘秀下令将这群羊赏赐给朝廷官员,要求给每人分一只。

负责分羊的官吏犯了愁: 这些羊大小不一、有肥有瘦,怎么分配才能让大家满意?

官员们纷纷献策。有人说,干脆把羊都杀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有人说,抓阄分,全凭运气。有人说,按官职大小分,这样才公平。

大家七嘴八舌、争论不休,一时意见难以统一。

这时,大臣甄宇站出来说,既然人均一只羊,大家随便牵走一只不就得了?

说完,他便进入羊群,挑选并牵出了一只羊。

大家一看,那只羊又小又瘦。

甄宇吃亏在眼前,大家也不好意思再去计较羊的大小肥瘦了,纷纷上前去也捡瘦小的羊牵。很快,羊分配完了。

在分羊上,甄宇吃了亏,却受到光武帝的赞誉,也得到了群臣的拥戴。

甄宇乐意吃亏,源于他心志淡泊,胸怀宽厚。

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生意场上各种斤斤计较,尔虞我诈;公共场所到处争争抢抢,互不相让;职场上明争暗斗,不择手段。往往得一时之利,失长远之益,占一点便宜,吃了大亏。

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其中的辩证关系不言而喻。

郑板桥说,损于己则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是矣。

《菜根谭》: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

外得于人、内修于己为德,以善德施于别人,使善念存于心中。“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内心丰盈,功德圆满,何劳去争、去抢、去损、去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