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更半夜,我刷了1.5个小时的手机,看了微博,刷了微信,追了八卦,主要知道了东风快递被劝退的事,看了朱丹张歆艺一个卑微一个甜蜜,看了一个花了10年从女工到出国程序员的励志的故事。
而更多的是,我看了不下10个广告!!!
包括我喜欢的健身爱豆分享她的成长领悟;一些微商晒着收入,晒加盟;上文提到的娱乐话题,一方面“卑微”被一个心理学公号讨论根源,顺势推出克服自卑课程;一方面“甜蜜”被某课程夸话术高超,教育如何好好说话。同时,一个好朋友给我推送一篇科学论文关于母乳成分研究报告,并探讨如何使得配方奶更接近母乳。细看作者,来自某配方奶公司的研究所。
健身爱豆广告的是产品是她的专业,微商广告的是加盟代理有钱赚,分析明星热点广告的是课程,配方奶研究母乳关系最为微妙但还是为奶粉打广告的。对了我还不知咋地逛了一会淘宝,看了一个网红又瘦又小的身材拍出一件件又作又美的衣服。
一句话,我觉得全网都对我的钱包虎视眈眈,钱包随时会被攻陷,全方位被广告包围着。
可是仔细一想,这里头隐藏着多少信息不对称的消费陷阱:
话术高超就能够成为家里的“女王大人”吗,难道不是因为有个勤劳又尊重女性的老公才显得老婆御夫有道吗?
又瘦又小的模特穿着美,难道不是有赖于她的身材和妆容还有背景加分才使普通的一件黑色长裙都能穿出美?买回来发现能将就,价格也不贵就懒得退了。换做在店里试是一定不会买的衣服,就这么留着了。有多少我这样的?
再说某些微商,同样质量效果的产品,售价提高几十倍后,把广告做得漂亮,再通过5级以上逐级抽成的利益分配方式扩张市场,买到手里的产品究竟是值多少?如果不是价格虚高为什么有那么多利润去分配?每个消费者都是销售者的话,市场上就鲜有产品的中肯的或者负面的评价。
最微妙的配方奶,它似乎在为母乳摇旗呐喊却是最塑料的范范。它的诞生拯救了很多无法吮吸母乳(比如早产儿,唇腭裂患儿)或者没有母乳可吃的婴儿(如孤儿等)但数据也显示当配方奶公司賺到了大量的资金时,它开始不满足于医疗范畴。开始向普通人市场进军。
自配方奶诞生以来全世界母乳喂养率每况愈下,配方奶在争夺母乳市场是不争的事实。流行病学显示它增加了婴儿未来肥胖,过敏,糖尿病等概率。而这些,消费者未必知道,因为商业广告的覆盖面比科学论文的覆盖面广的多多了。
最可怕的是近些年广告的无处不在,甚至渗透到科普的形式中,不知不觉人们把它们当常识:
是谁告诉你化妆前一定要先上补水护肤隔离产品的?啊哈,化妆品公司。
是谁告诉你奶粉必须吃到3周岁的?啊哈,配方奶公司。
以上这些消费,如果不过脑子甚至不深入研究都不会知道。突然发现,最需要费脑子的是花钱这件事。花钱没问题,怕的是花的钱达不到消费者诉求,偏离了我们的初衷,甚至相违背。
多思考,少交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