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建国方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孙文先生曾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不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你可能还对近代文明发展存有一定的怀疑,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新中国前后的建国史---孙中山。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1912年为民国元年,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爆发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尽管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但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的业绩和不屈不挠得到奋斗精神,永远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接受过这场革命洗礼的中国先进分子和中国人民继续顽强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辛亥革命之后十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并把它推进到了新的阶段。

《建国方略》这本书是孙中山先生亲著:

民国七年十二月三十日 孙文自序于上海:

国民!国民!究成何心?不能乎?不行乎?不知乎?吾知其非不能也,不行也;亦非不行也,不知也。

故先作学说,以破此心理之大敌,而出国人之思想于迷津,庶几吾之建国方略,或不致再被国人视为理想空谈也。夫如是,乃能万众一心,急其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也。则其成功,比较革命之破坏事业为尤速、尤易也。

在文章的第二章 以用钱为证中孙文先生写道:

今再以用钱一事,为“行易知难”之证。

其一、适用而值价者;其二、便于携带者;其三、不能毁灭者;其四、体质纯净者;其五、价值有定者;其六、容易分开者;其七、容易识别者。凡物具此七种之性质者,乃为优良之钱币也。

夫金钱之力,虽赖买卖而宏,而买卖之事,原由金钱而起,故金钱未出之前,则世固无买卖之事也。

天下岂有不自信用之券,而能令他人信用之者乎?奸商市侩尚且不为此,而堂堂政府为之,其愚孰甚!此皆不知钱之为用之过也。

【图片取自网络,侵权可删】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学者贵知其当然与所以然,若偶能然,不得谓为学。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