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接受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长大的我们,那些传统文化已经或多或少的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儒家讲仁爱,君主以德治天下,广施仁爱于天下民,才能够长治久安,不仅是位高权重者如此,更有普通民众亦讲和睦友爱,清康熙年间,也有张英“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与邻居之间的宽容友爱,也是流传至今,传为佳话。儒家如此,墨家亦讲“兼爱”讲一视同仁,爱护如一。
可是,果真如此吗?爱无差等吗?爱无差等大概只是一种古人和今人的理想化的追求,至于说理想化,那么实现的难度就很大,世人千万种,你可以感受到人的表面情意,可以感受到一个性格温和,心地善良的人对他身边每个人的爱护,善意,可是,人是区别于动物的,有思考的能力,有内心丰富的情感,还有善于隐藏的本事,所以啊,你如何确定他对每个人都捧出的那颗真心,对于你的那棵和别人的那颗是毫无二般的呢?所以,若总是宣扬爱无差等,岂不有些虚伪了,若无有别亲疏,那样的看似伟大,实则是对身边的人来说,是不免有些悲哀的,因为,认识一年,与认识一天没什么不同,你对他捧出的那颗真心,是下了很大决心般,然而他却可以轻易的对任何一个人捧出他的真心?这难道不是悲哀吗?所以,因为爱有差等,我们的圈子中才会有远近亲疏,才会有丰富多彩的有情有义的生活。
爱有差等,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长大的人,为我们付出青春,十年如一日的教育,伴随着你的长大,父母的老去,可是,爱,还是那般深沉的爱,是不计回报的,你穷尽一生也回报不完的爱,若说这样的爱,没有差等,那岂不是枉顾恩情,称之为冷血了。爱有差等,于世间所有人的心中,你可以在乎很多人,她们遇见困难你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伤心了,你也会安慰,可是,不同的是,有些人,是放在心底去爱的,愿用尽一生去守候的,而有些人,只是在尘世中相识一场,结一段短暂的缘分,相互守护,然后,缘尽缘灭,就不在去苛求那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