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阴山,一座经常出现在唐诗里的山。
阴山山脉,一条东西走向的狭长山脉。
阴山北面的荒凉大地,今天称蒙古高原,其实在蒙古族之前,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等游牧民族曾经骑马奔驰,称雄史书。
阴山南面,虽比不上中原和江南,但水草渐渐丰茂,土地渐渐肥沃,人民渐渐富庶。这是农垦文明延伸到最北端的土地。
阴山,东面从河北的桦山开始,最主要的部分在呼和浩特、包头一带,称大青山,大青山以西,是乌拉山和色尔腾山,最西面部分称狼山。
阴山东西长1200公里左右,各处山峰的海拔在一两千米不等,最高峰2364米。
有人说,这是中华农耕文明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一旦被突破,那么黄河两岸文明最发达的地区根本无险可守,只能继续后退到秦岭-淮河、长江以南。
而就在这道防线之下,黄河几字形的两边,却有一块肥沃的农耕之地——河套地区。黄河的几字,又像一个套马的套子,所以叫河套。
本次知北游,主要落脚于河套地区的大青山、鄂尔多斯高原一带,以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沙漠、草地为样本,体验边塞文化和游牧文化。
002
我们游历的这一地区,有历史记载的最早“过客”,应该是商周时期的“犬戎”——考虑到“北狄”的“狄”字也有“犬”字,它们可能是同一类游牧部落。
犬戎曾经短暂地攻打周朝的都城(今天的西安)。
这就历史上著名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是“假”的,但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周王朝被迫迁到洛阳,西周结束、东周(春秋)开始,这个历史是真的。
但因为犬戎属于游牧民族,我们也只是依据地理和历史推测,却不能准确地指出犬戎部落当时的势力范围。
003
在战国时期,河套地区为赵国的领土。
我们可以发现,赵国依据阴山地势,修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变俗,穿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阴山下,至高阙为塞。”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赵武灵王向胡人学习,改马车作战为骑兵作战,改长袍礼服为更适合打仗的胡服,并因此打了北方的胡人,并修筑了从“代”到“高阙塞”的长城,以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进犯。赵国也因此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
这个故事,发生在距今2300多年前。
现在依然保留比较好的一段长城在包头至石拐公路10公里处,高阙塞的遗址也被找到。
004
随着赵国的衰落,北方游牧民族趁机侵入原本属于赵国的河套地区。
秦统一六国之后,强大的秦王朝继续向外扩张。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秦始皇手下大将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高阙、阴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里的“榆中”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鄂尔多斯高原;“北假中”,大致相当于今河套平原,高阙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高阙塞。
不仅如此,秦始皇还修建了从都城咸阳(在今天的西安)直达河套地区的“直道”。这道被今天称为秦直道的道路,仍有部分残留在鄂尔多斯高原上。
秦朝不仅收复了河套,而且还在燕长城和赵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著名的秦长城,并屯兵河套地区,使得秦朝在安定全国的同时,没有受到北方匈奴的侵扰。
《史记·蒙恬传》说:“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於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
上面第一句话说蒙恬驱逐了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第二句话说蒙恬负责修筑了长城。第三句话说蒙恬边疆(上郡)驻扎十多年,上郡的行政中心在今天陕西榆林一带。第四句话说蒙恬名震匈奴。
005
秦末,各地兴兵反抗秦朝的统治,国家战乱四起。而秦朝因为内部的政治斗争,杀害了镇守上郡的大将蒙恬。
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部落伺机又夺取了河套地区,并按照匈奴的分封制度,把河套地区划归了楼烦、白羊二王。这片优质牧场也就成为了匈奴骑兵休养生息的栖息地,也是随时可以南下中原攻略的前进基地。
汉朝建国后,汉高祖刘邦为了防御匈奴,而将投降自己的韩信(不是淮阴侯韩信),分封到了北方前线附近的马邑。但这个弱小的封国挡不住匈奴的入侵,最后这位韩王选择了投降匈奴。汉高祖亲自带兵攻打韩王与匈奴的联军,结果却在白登山被匈奴兵马围困,虽然最后解了围,却因此成了使得汉朝建国历史上的一次耻辱。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命令著名将领卫青和李息收复河套,卫青率军从云中郡出击,一直打到位于今天甘肃北部的符离。
在这场著名的河南之战中,汉军首次挫败与重创了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夺取了河套地区。
大臣主父偃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继续进攻匈奴的基地。
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就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在爱好武功的汉武帝看来,河套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基地。所以,汉武帝时代对河套地区的开发是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在占据河套后,便安置了官吏卒6万人到当地进行屯田养兵。河套地区也因此成为了西汉政治史上的一个新区。
006
汉末,先是三国鼎立,无心北方;再是魏晋南北朝,晋王室逃到长江以南,南北对峙——北方一直由少数民族成立的政权主导。
北朝民歌《敕勒歌》和《木兰诗》,大约就创作在这个时期段。
敕勒川,就是一条发源于阴山,流入黄河的河流,它就在河套地区。从《敕勒歌》的内容来看,这时候河套地区又恢复成了牧场。
但是原本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后,一来因为追求经济上的高效率,二来因为文化上的自愧不如,所以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学习中原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包括语言和文字。
所以这实际上就是一次民族的大融合。
007
隋朝虽然执政时间不长,但却是一个十分强大且重要的朝代。
隋朝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是突厥,分东突厥和西突厥两支,阴山一带是东突厥的势力范围。
在东突厥进犯中原时,隋文帝采取了防御性进攻的策略主动出击,经过几次战斗,不仅赶走了突厥兵,而且把国境线向北推移。
但总的来说,隋朝的河套地区,以及阴山一带,是中原农耕文明国家和北方游牧民族频繁交战的地区,隋炀帝杨广,就曾经在雁门关(阴山以南,山西北部)被突厥兵围困。
008
隋末战乱四起,北部游牧民族东突厥再度强大,据唐代人自己说是“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有也。”
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牙帐就设在今五原县之北,阴山之旁。颉利可汗一次次率兵进犯刚刚结束战乱的唐朝,一度打到长安附近的渭水桥北,唐高祖李渊甚至想要烧掉长安,逃到秦岭以南去。
据说当时还只是王子的唐太宗率六个人,隔河与颉利对话,表示将决一死战。颉利一时摸不清底细,暂时撤兵。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利用东突厥内乱,命令李靖率六路大军,共十万余人攻打东突厥。
李靖先以三千精兵从马邑出发,过杀虎口(在山西左云县境),大败东突厥军。一年战争,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就此衰落。
大漠以北的薛延陀、回纥、仆固等游牧部落从东突厥灭亡后,给唐太宗上尊号为“天可汗”,表明北方各民族承认太宗皇帝是他们的最高领袖。
并河套往北,深入漠北,开辟了一条大道,名曰:“参天可汗道”,在沿途设置六十八处驿站,以便利往来使者。
009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朝代,但却是国防危机最大,完全丧失了北方防线的时代。
北宋初期,北方边境已经从阴山南移,今天的河套地区,已经被西夏和辽国所分割、占据。
苏东坡的诗句“西北望,射天狼”指的就是西夏;杨家将对抗的,就是北方的辽兵;岳飞对抗的,则是源于东北方向的金兵;武侠小说中郭靖抵御的,是蒙古兵。
010
其实宋朝的兵器和军力也非常发达,所以虽然丧失了阴山与长城防线,却还能够抗拒北方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很长时间,后来东北方向的女真族(金兵)兴起,北方地区不断沦陷,宋朝首都被迫南迁到杭州,这就是南宋——这时候,淮河以北,全成了游牧部落统治的地区。
当然,在入侵的过程中,无论是辽还是金,他们都同时接受了南方的文化,学汉语,写汉诗,最终成为文化相近的中国人。
宋朝时候,继西夏、辽、金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又有一股新的力量崛起,这就是后来扩张到欧洲一带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
蒙古部落轻而易举地从西夏手里夺取了河套地区,后来成立元朝后,又把它划到首都所在的中书省——也就是说,对中原农耕文明来说是边陲的河套地区,在蒙古族看来,却是中心地区。
011
元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或者说造反。最后朱元璋统一了中国,成立了明朝。这时候,原来的蒙古部落退回北方,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曾经出现的王保保,也就是元朝将领河南王扩廓帖木儿,拥兵塞上(即指古之河套),对明朝的西北边境构成了威胁。
后来,明朝大将徐达、李文忠收复了河套地区,并设置了东胜等五个卫所。
而退回塞北的蒙古族也分化为东面的鞑靼部落和西面的瓦剌部落,他们时不时越过阴山,侵犯河套地区。
永乐年间,明朝政府认为东胜卫太过遥远,后勤供给困难,就把边防线向后撤。从此,河套地区就成了各路蒙古族争夺的地区,也成了后来鞑靼部落进攻明朝的前进阵地,兵马补给处,成了困扰明朝多年的“河套之患”。
考虑到军事实力,明朝统治者并没有能力通过军事打击收复河套地区。
在和平时期,蒙古族和中原地区是通过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达到互利共存的。但和平贸易经常被战争中断。一方面,蒙古部落往往挥戈南下,用掳掠的办法去夺取中原汉地的物资,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牧区长期物资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明朝也经常采取报复的行动,每年秋季,派兵深入草原纵火焚烧草场,称为“烧荒”,使牧区的牲畜因缺草而无法过冬;明军还经常偷袭蒙古的营地,赶走大量的牲畜,称为“捣巢”。
从嘉靖十三年(1534年)开始,蒙古部落的领袖俺答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软硬兼施,向明朝发起猛烈的求贡攻势。但明朝方面出于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恐惧,对俺答汗的求贡请求一概拒绝。俺答汗只好以武力相威胁,一面打下南方许多地坛和城池,一面派使者持书入城求贡。在军事的威胁下,明朝只得答应开放马市,明穆宗封俺答为顺义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俺答封贡”。
农耕文明与游牧部落达成和解,互通有无,这不仅确保了双方边境地区的长期和平,而且增加了双方政府的收入。《明史》说:“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后来清代的魏源曾评论说:“不独明塞(明明的边境)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清朝)开二百年之太平。仁人利溥,民到今受其赐”。
看来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也并不是只有你死我活或老死不相往来这两种关系可以选择。
013
清朝统治者是满族,也属于北方的游牧民族——因为地处东北,黑龙江、松花江里的鱼也曾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所以又称渔猎民族。
满族和蒙古族关系比较友好,所以在统一的国家下,原来属于蒙古的地区仍然归蒙古部落管理。
从明朝边境安定开始,中原地带因为人口不断繁衍,而土地已经基本开垦完毕,多余的人口为了谋求活路,便往四处发展。河北、山西、陕西等地人民,向北越过朝廷设立的关口,到河套一带耕种求活,这就是著名的“走西口”。山西北部的杀虎口,就成了最主要的走西口的关卡——想当年唐朝的李靖,就是带兵从这里出关,把唐朝的国境,一直北推到贝加尔湖一带。
通过走西口,原本在政治和军事上属于游牧民族管理的河套地区,又慢慢恢复成为农耕地区。
至于为什么牧场会变成耕地,这里涉及一个经济学上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没有把中原大地变成牧场的原因。
民国时期,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政府还有意识地往河套地区移民,把河套地区变成重要的农业区。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然维持着政权上隶属于游牧民族(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上实际成为农耕区的传统。
014
为什么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会频繁地发生战争?
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边境问题?
在冲突中,农耕文明并不是总是处于不利的一方,但哪些时候,他们为何几乎丧失了防御能力?
下面的几张中国气候图,能不能带给你一点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