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所见之怪现象(上下)

文/彦菲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事得从我们村说起。

我们老家在衢州,一个村庄里。

这个村庄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和城区离得远,靠国家征用土地而发家致富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很久远吧,一时半会也预见不到。

小时候,听村里人传着一个不济的说法:中国西部有西藏,浙江西部有衢州,然后衢州的西部就是我们乡,而我们乡的西部就是我们村了。聪明人很快就发现了,我们那经济不太好。

但,毕竟在浙江嘛,总是吹来了些商业致富,国家政策的风,虽然我们村是个种植的好地方,全年都有农活忙不停,但也没太好的收入。于是我们村里也慢慢的跟上国家发展大节奏了。

和我一个时期的上学的人,其实真正靠读书出来的并不多,大多还是早早的出去打工了。后来等我毕业,我发现更多的青壮年去了城区做小工,收入也不错,虽然赚的都是些苦力钱,但村里纷纷造起了新楼房,到我们家盖房子那时,已经都是算很晚的了。

好吧,怪现象到底是什么?

其实我就是想说一个我看到的现象:

我发现我们村里有好几个20出头的小伙子,天天在家混日子,这也不算什么,更奇怪の是,天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那种。

我有个从小一起玩的邻居,她的弟弟就这样,虽然我们从小知道他弟弟性格有点不太好,但现在已经发展成成天躲在自己房间,和家人几乎零交流,吃饭都是等父母吃完自己出来吃的,父母几天都见不到他,头发胡子都长得很长了也不去理。不过这个比较特例。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可以理解。可是,我的这个邻居却很优秀,是上海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另外是一个表叔の儿子,也说几乎不出门,天天只在家里待着。具体情况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只是表叔是个嘻嘻哈哈,吃苦力打小工的人,经常来我家玩。表叔替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子,对儿子几乎就没要求了,反正听他话语里说到儿子就随口带过,觉得反正自己有能力,儿子不用做事他也养得起。

还有一个男孩,也差不多,父母是我们村里最早的致富户,都是做事的能手。应该来说,父母强悍,儿女也不会差。现在26岁左右的儿子,拿着父母给的钱,消耗着青春。小时候还听说这孩子天资聪慧,学习成绩也特别好,后来不知怎的也没上学了。

这么多类似案例,我首先想到的是家庭教育,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我邻居的弟弟,从小可能是比较难管,但发展到现在几乎没有社交能力,难道父母真的是没有一点错误吗?我表叔的儿子,难道表叔能罩着他一辈子吗?这么年轻就休业在家,是不是为时过早了?那个曾经天资聪慧的孩子呢?现在连自己的基本生活费也靠着父母,天资聪慧最后沦落到自己都养不了自己。

或许你觉得,这算什么呀?都正常的很,有钱任性呗,年轻嘛,总有一天会长大会懂事的。

这可不是我的价值观可以接受的,父母再优秀,但不能什么都想着能包办或者直接放弃给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吧。那可是害了他们。

做了父母之后,才发现如何当好父母,做好榜样是门何其博大精深的大学问。

这就是我所见的怪现象,或许你也见过,或许你早已见怪不怪。





嘿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我上大学之前,心里无数次埋怨过我的母亲,埋怨她为什么从来不像人家的母亲那样爱自己的孩子,要在我的课业之余还要没收...
    优稞阅读 275评论 0 186
  • 雨夜渐连风不止,秋意重重随客来。 一壶巧叶戏称酒,还将津门比奉天。 皇城权御自古立,不劝佳人海河边。 绵绵盘山三千...
    岱洲阅读 243评论 0 0
  • 12.25 第71天 周一 这是你奶奶抱着你的照片…奶奶和姥姥都超级喜欢你,她俩的区别,姥姥是溺爱你,奶奶虽然很爱...
    胖师爷阅读 397评论 0 0
  • 很多初入社会和职场的人都喜欢问一个问题:年轻时如何避免走弯路?很自然地,每一个人都希望避开坑和雷,制定一个完美的人...
    扬帆笔记阅读 369评论 0 3
  • 人生于世,不过三万日而已。一生就像一支超长的蜡烛一样,慢慢流向生命的终点,然后化为灰烬。因此,再世的这三万天就显得...
    鸡仔说阅读 2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