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多的女儿脚上长了一个疣,我提前一天医院挂好了号,因为临时有事不能陪同,第二天下午爸爸和奶奶带去了医院。这也是女儿去医院,我第一次没有陪同。
从确定是病毒疣,是冷冻还是涂药,前后估计10分钟的时间吧,爸爸打了3个电话给我。晚上洗完澡,我问药一天涂几次,要不要放冰箱?奶奶说不知道?爸爸出去了,我看了说明书,只有一种药膏说晚上涂一次,而且20度以下存放,我赶紧把药拿进了冰箱。
后来爸爸回来了,我问一天涂几次,他说“看说明书”。告诉他“说明书上没有写,医生怎么说?”他还是回答“看说明书”。我无语,甚至有点想发火……
涂药的时候,爸爸说“药膏要避光?”
“好,那等会准备睡觉,开小夜灯再涂”
“一定要避光?我不懂什么是避光,还特意问了医生”,爸爸忽然说出这么一句。
我笑了一下……
“避光不就是不能有光嘛?这都不懂?”女儿一边笑一边说,笑的无法控制。我被女儿的这一幕也逗乐了,爸爸在一旁一脸无辜,也没有尴尬。
忽然想到前两天看到年糕妈妈的一个视频,爸爸妈妈带两只糕包饺子,视屏里有句话记忆犹新“如果你不教一个男人包饺子,他到了30岁依然不会包饺子”。我又想到了一件事情,有次教女儿做什么事,她不愿意做,我很生气,对她发了火(我对孩子发火大都因为孩子态度问题,并不是做的不好,主要是想让孩子参与),后来奶奶带着孩子出去了。晚上孩子和我说“妈妈,奶奶说不做也没关系,长大就会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一句“长大就会了,是父母偷懒不想管教,还是对孩子的长大赋予太多期许”。我大概能理解爸爸说“不懂避光”了,虽然他也是一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