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样一个时候,明明你很忙,你却觉得很空虚?

人不是只有在闲着的时候感觉空虚

最空虚的时候,是你明明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你却不知道做它的意义是什么。

一次我听到我大学舍友说;“没课的时候真的好无聊啊,还不如去上课!至少有事做。”但是其实上课对她来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刷抖音、逛淘宝还有聊天。

然后我就怼回去:“你去上课还不是玩手机,有什么区别?在宿舍玩岂不更好?”

后来我想了想,说到底,还是在给自己找心理安慰。“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总比我啥都没干在宿舍玩手机要充实。”

说这件事情其实是因为我前段时间上课的时候觉得特别难受,有种空虚的感觉。别人也许会说,好好听课,认真学习啊!这有什么空虚的?

上了大学后,大部分人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了高中学习的压力,没有明确的未来目标和规划。

我在上课,我却学不进去,不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

我在背书,我却背不进脑,感觉专注好难。

有一位老师跟我说:“空虚就是因为你太闲了,多找点事儿做就好了。”

但我想说,有时候你再“忙”,当失去了目标和做这件事的意义时,会更加空虚。

大家经常也会陷入一段迷茫时期,或许是看不清前方的路,亦或许是遇到了荆棘。

不妨思考这几个问题:

“我最近在做些什么?”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意义是什么?”
“做这件事能产生什么我想要的结果?”

除了学生党,很多工作党,宝妈党也一样,明明想做好一件事,却总是稀里糊涂。想学习写作作为副业技能,但是挫折不断,便开始质疑自己,有的跟不上脚步选择停滞观望,结果就是愈来愈空虚,难受。



01 不做无用之事,生活会清晰很多

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意味着我们还需要学习,去思考。

不做“无用”之事,不意味着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做必要的事,而是明白此刻自己在做什么。

想清楚你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为之付出的努力是什么。

“活得明白”在人们心中好像是很难达到的目标,但觉察当下,明晰此刻,就是最好。

02 清晰的生活需要自律的习惯

最典型的就是前几年爆出来的北大学子的日规划,从早上5点到晚上12点,非常精确的规划,包括休息,运动,还有学习。

而对于我们来说,明晰我们的目标,并为之安排好前进的方法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事儿。

比如我们要积累素材,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就需要先定好每日阅读的基本时长,有条件的再接着规定好每日阅读时间段。

活得自律,人生就提高了一个格调。

03 没有反馈的事情等于做无用功

做了的事,不意味着有意义。

人的记忆太有限了,你看了一本书,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那在书中的记忆只会被时间偷偷带走。

反馈,是回顾,是对比初心,对比最初的状态。

人生是一场考试,我们每一天都在即兴作答,不回顾你昨天的错,明天会接着错,最终,这份答卷,记录着无数次你曾犯过的错,你却毫无觉察。

今天你阅读了一本书,背了单词,你应该反馈,自己是否已经学会,掌握了其中的知识。

今天你感觉学习状态不佳,那么你就该思考为什么不好?并且在下一次学会调整

今天你因为自己的过错和朋友闹矛盾,你就该反思,以后我不该这样,而应该……

及时思考,反思,努力去活得明白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