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人给我上了一课,是关于如何通过“合法”手段,让经营贷变成房贷的。
首先,需要贷款的人要注册一个公司,或者进入某一个企业成为股东也可以,反正是首先变成企业经营者。
过一段时间(据说需要三个月以上),着手买房。房屋价格的百分之三十,由购房者自己拿,剩余的百分之七十,由负责运作的公司出借,这样的话,就可以全款买来房子了,房子户主就是准备买房的人。
房子到手以后,以房子做抵押,去银行贷款,当然名义是企业经营流动资金不足,以企业经营的需要去贷款。贷款办下来,归还借来的百分之七十。然后由购房人慢慢偿还贷款。
这么一圈下来,就实现了曲线贷款买房。这就是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不得不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政策规定不允许违规贷款,可是偏偏就有这样的聪明人,想出来这样聪明的法子。
但是,深入想一下,问题不在有这样的聪敏人存在。如果没有这样的需求,他再聪明也不会去想这样的办法。所以根源还是在于有需求。有人动了歪脑筋,明明不具备贷款买房的条件,但是还非要买房,怎么办?于是聪明人的聪明办法才会产生出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谁都在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虽然最终有的人真的得到了利益,有的人损失了更多,但是一开始的出发点,并没有区别。
许多人都痛恨骗子。是呀,骗子真的太可恨了。可是,回头看看那些骗局,又有几个不是利用了人自身的贪婪呢?所以我对于骗子不是那么痛恨。有需求才有供给,有人梦想暴富,就会有人利用暴富心理来设局欺骗。
经济学家总是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用理论戳破虚伪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