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粮伤民具体表现在农民彻底放弃那世代都在争取的农耕田,不是哀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而是全身心都投进去,春种秋收,旱涝年够吃没有其他收入;丰收年富余卖不上价钱,微薄的收入跟不上时代物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第一战线的农民,恩格尔系数趋近于1,因为销售渠道有限,天然作物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付出再多也改变不了局面,拉低了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人群,索性这批实践出真知的“农业专家”投身到各个体力劳动行业。
只需要历经俩代人就出现大批的空巢农村,曾经的鸟语花香,现在只剩下空房爬藤。是呀,在社会随便找一份工作,只要卖力干,坚持下去都能养活自己,运气不错还能存下来钱,城里买房买车,供孩子上学,努力努力就能让下一代摆脱了农耕生活。几代人的托举就能让一个家族发生从生理到心理的意识转变,曾经我们都是农田最亲密的守护者,跟土地是最忠诚的战斗伙伴,却也不得不放手。
村里很多人家的天地都承包出去了,承包出去的土地种辣椒、土豆、白菜、百香果、砂糖橘等等瓜果蔬菜,可惜呀,承包商也卖不上价钱,更惨的是卖不出去,检测不合格全砸手里,几亩的白菜眼看烂在地里,告示牌一贴,村民可自行免费采摘!方圆几里的大妈拿上镰刀和蛇皮袋就出发。城里人金贵一点吗,村里人就不怕这些检测不合格的菜吃坏身体吗?村里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商战,哪里知道什么检测报告,只是大家都是看着菜长起来的,什么时候浇灌,什么时候除虫害,是那一方人知道那一方土地。第二年还会有承包商来种菜就是见鬼了,但总有些不怕鬼的,总是需要有传承和规范把农耕田这面大旗拉起来。
伶仃的老农民还是抛不下那一亩三分地,春耕从挑选水稻种子开始,浸泡发芽,耕犁秧地(农耕机来回翻滚几遍再牛拉犁把地抚平),把装秧模具整齐摆好在水田里,每一个窝里都要灌满泥浆,再撒水稻种子上去,用扫把轻轻把种子拍下秧模具里,再盖好胶布。过了十来天,水稻苗就长到手掌长度,适合移栽到水田里了。水田也是经过耕犁下除虫害的药和肥料后才能使用,春天的田里也是够凉的,要把秧苗一颗颗抛种进去,一站可能就是一早上。只有亲身更重才能感知碗里那碗饭多香甜。
只是参与了半天的抛秧,手就酸痛了三天,不敢想以前要整天在田里劳作的爷爷奶奶有多疲惫。想起小时候吃的大多数东西都是田里种的,长得也不是那么周正,个头有大有小,长得周期也不一样,每一种瓜果蔬菜都有自己的味道,有些还可以洗洗就生吃,现在超市买的菜都很漂亮,一样的配方也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
最珍贵的都不是金钱衡量的,只是不到某些时刻都意识不到什么是珍贵,也很难一直把珍贵的放在首位!终究都是难以完全平衡的,取舍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