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牡丹》

      清晨,伴随着那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我和孩子们又开启了今天的高段彩虹花晨读的第5次课程。温柔可亲的时朝莉老师为孩子们带来的是唐代诗人徐凝的《牡丹》。

      关于牡丹,孩子们并不陌生,因为在农村的家家的房前屋后也会栽种一些花草,其中不乏牡丹。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是一首吟咏牡丹的诗作,诗人起笔之句就写出了对牡丹的喜爱之情,牡丹是唐代的名花,当时宫苑、府地、僧舍、民家竞相栽培,蔚然成风。牡丹花开之际,洛阳城里车水马龙,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前往观赏,诗人也尤爱牡丹。多彩艳丽的洛阳牡丹,谁不喜欢呢?她的美丽姿态,把洛阳城的美好风光都独占了。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翩起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诗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诗人是用了加倍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在自读环节他们表现得积极、主动,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收获很大,不仅弄懂诗意,会背诵古诗,还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通过精美的诗配画形式展现出来,我为他们的勤学、善思点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