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的余村

文/苹儿(茵草芳菲)



在浙北的群山之中,有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村庄——余村。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初入余村,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山林。一棵棵高大的树木伸展着枝叶,仿佛是大自然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富饶的土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气。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水中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溪边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悄然沉淀。



即将成熟的金黄色麦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向游人频频点头,挥手致意。让许多游客情不自禁地以麦田作为背景,纷纷拍照留念。对我较为感兴趣的乡村书屋,新颖别致,高大帅气,吸引了一些爱好读书的游客,我们在一排排书柜前,挑选着自己喜欢的图书,爱不释手的翻阅起来……还有文化礼堂、余村电影院,户外运动场等,因时间关系,我们来不及一一涉足,但每到之处,都给我们留下了发展乡村文化的美好印象。


曾经的余村,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开山采矿,水泥厂的烟囱高耸入云,浓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山体被挖得千疮百孔,溪水也被污染得浑浊不堪。村民们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健康也受到了威胁。然而,余村人并没有被眼前的困境所束缚,他们开始反思,开始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当地党和政府的引领下,余村人关停了矿山和水泥厂,开始了艰难的生态修复之路。他们种树、种草,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清理被污染的溪水。经过多年的努力,余村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曾经的荒山秃岭,如今变得郁郁葱葱;曾经的污水横流,如今变得清澈见底。余村人用自己的双手,将绿水青山重新还给了这片土地。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余村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他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欣赏着余村的美景,品尝着当地的美食。村民们不再靠山吃山,而是靠山护山,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在余村,我看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孩子们在溪边嬉戏,老人们在树下休闲,游客们在山间漫步。这里没有喧嚣,没有污染,只有宁静与美好。余村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他们让我们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


多年来,余村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效益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乡村经济和乡村文化,让乡亲们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余村,是新时代的希望,是生态文明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大自然就会回馈我们更多的财富。让我们一起向余村学习,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