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能力
为什么一个“点”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任何一个“点”都附着在一条“线”上,每一个“点”其实都是一天“线”的截面。
举个例子,生产一个打孔机,用户真的需要的是这个打孔机吗?
其实用户不需要知道打孔机,用户需要的是墙上有一个孔。
不是在做产品,而是在做一个服务,以做服务为主,就是以墙上的孔为目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做服务就是给用户提供确定性。
以用户得到这个孔为目标去提供服务,而不是想着我要做一个打孔机,然后卖出去,这就是产品和服务的区别。
以用户提供一个服务为出发点,就会以用户获得和用户满足为中心来做设计,会产生不同的目标和实现途径。
服务用户,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用户提供一种确定性。
人作为一种有感觉的生物,在不确定的人生中,如果遇到一种确定性的时候,是非常让人留恋的。正是因为这种确定性,我们对待某些事物的时候,才会产生执着,而不确定性的东西是没有办法让你投入时间或者产生持续依赖的。
持续地提供给用户可以依赖的确定性,这个才是关键。
我们能够给用户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让用户提供确定性和依赖性,是产品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作为微信革命性的产品小程序,就是只关注及时满足的服务,不关心它到底附着于某种载体。从服务的本质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从产品出发做了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因此,转变思维,转移核心关注点,不再谈我们需要做一个什么东西,只谈我们能提供哪些服务。
既然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客户导向,那么分工后的效率就显得极其重要。
做产品是在建立一套系统的能力,并为其提供保障,那这个系统里的一个核心指标便是效率。
互联网思维里最关键的两个点: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是效率。提升你的产品效率,是每个做产品的人所要优先提供考虑的。通过系统层级对每一个步骤在效率层面提升,给每个人设定目标。将人进行数字化设计,工作数字化,工作量对应到每个人身上,直观易见,让员工在每一天工作结束时用数字对今天工作的完成度做合理的判断。
另外就是和用户保持互动,接受因为产品的不完美或者说是缺陷给用户带给你的压力。让产品的使用者去说话,加快产品的优化、升级、迭代。
聚焦具体的目标,不设立过多的数字目标,而是精确于千少数目标,减轻企业的成本与运行风险。
单点战略用到极致,从更大的“点线面体”战略去看待整个事情。
当你决定要做一个产品时。准备搭建自己的系统能力时,你可以优先问自己一句“我应该从哪个点来建立系统性的效率优势。”因为没有效率优势,这个系统就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