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寒暖贫的美好是书籍和心灵最有意义的美好一一2017年山东高考教师下水作文

一家通宵营业的书店既能容得下夜读的市民,上自习的大学生,也能容得下流浪者和拾荒者。工作人员对后者不仅不驱赶,还愉快接纳,自认为工作很有意义。

看到这里,我想说:“来这家书店买书吧,这里温寒暖贫的美好是书籍和心灵里最有意义的美好。”

真的,你怎么知道这些人里面没有一个当代沈从文?当年沈先生在北京身无分文,就是靠着在这样的书店蹭读、在北大蹭课、在小旅馆蹭饭蹭睡才奇迹般地在北平扎下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棵大树。你怎么知道这些人里面就没有一个一贫如洗的萧红,或者霉运不断的梵高?可贵的是书店上上下下都有君子之风,他们不仅给寒士容身之所,还赋予尊严,称呼他们为“读者”。

因为他们与书朝夕相处啊。书——全人类精神智慧的结晶。跟书沾边的人难免一身墨香,蹭上书中的柔软的,谦让。书中记载山林无语但是树木葱茏,既能藏虎豹麋鹿,也能庇佑小小的毛毛虫好好活,破茧成蝶。书中还有大海磅礴怒吼,盛得下万吨巨轮,也可以让小鱼小蟹在礁石里活得开开心心。书里的山水,容得下大,兜得住小,所以泰山不必细壤,故能成其大;沧海不避小流,故能成其广。以此类推,书店既能迎接夜读的市民,自习的学生,又能给流浪汉拾荒者这些贫寒的人以温暖和慰藉,温寒暖贫之举,悲天悯人的情怀,义薄云天的读书人的思维方式一定能让各个层次的读者纷至沓来。

那么请大家就来这家书店阅读吧,我们读得太少了,中国人平均年阅读量4.56本,仅及韩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我们得用力追赶哪,要不,很多社会精英放弃了对书籍,对精神的追求,沉湎于求田问舍,连卖草鞋的刘备都对此不屑,何况是穿着当代华服,形貌昳丽的当代人?温寒暖贫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记载在若干古代的典籍里,不读书,焉知死生之大?不知生死,焉知悲悯?不知悲悯,焉知人心向善,向美,向比自己弱势的生命报以温暖的微笑?

在欧洲旅游的时候,车,往往给行人让路。司机的理念是开车的人已经占有汽车资源了,是强者,强者理应让弱者先行通过,所以车让人在欧洲非常普遍。幸运的是杭州现在也率先开此风气,司机的风度与书店店员的君子之风是一致的,打破了零和关系的枷锁,让美好的体恤传递在人与人之间,达到温寒暖贫的境界。

如果这不是工作的意义,那什么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曾听人说过,人与人相识的概率是10亿分之一,成为朋友的概率是120亿分之一,成为密友的概率是800亿分之一,爱上另...
    海小心的画匣子阅读 4,064评论 1 2
  • 我要离开了。回头看去年写的文字。还好。毫无遗憾。刚才到现在写了点东西在微博上。用复制粘贴想转到简书。毕竟很久没有写...
    云中君的风阅读 1,839评论 0 1
  • 细数日子,今年已然是第三十六个中秋节了!我也早已不是那个可以在家门口到处跑的小丫头了,看看镜中的自己,全然一个...
    清晨那一缕阳光阅读 1,202评论 0 0
  • 十九歲皈依白雲禪師打下了我扎實的佛法見地, 讓今天的我 處於末法時期的亂象中依然清明不被迷惑。 因為他的護持與督導...
    张芝华阅读 1,5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