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展现皇家园林的气派和皇帝的威严,深切体会古代官员上朝的不易。
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 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明朝规定凡京朝在职官员都可以上朝奏事,规定六品以上官员都要去早朝。
按照清律,皇帝是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北京时间的05:00至07:00。而大臣一般在寅时就会在午门外等候,即北京时间03:00时至05:00。 清朝皇帝一般是十日一朝,并不是像电视连续剧那样每天都要上朝,但康熙、雍正、乾隆这几代英主却是天天坐朝。
清朝规定:所有的亲王、贝勒都是可以去早朝的。因为场地限制,后来规定了各官阶都占的位置,一品可以站在店内,二品站在殿门口,三品站在稍外的地方,三品以下不用参与。皇帝特别规定的地方督抚可以参加。
儿子找到了故宫的脊兽、日晷和月晷。体会高科技的便利和快捷。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情节历历在目,孝庄皇太后(布木布泰)的睿智和气魄,不仅稳定了后宫,而且为将康熙培养成了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为康乾盛世的出现做出了奠定了基础。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砍杀了后宫的嫔妃、公主等女眷,然后跟太监王承恩逃亡煤山,看到一颗歪脖子树,最终在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站在景山公园顶端,俯瞰整个故宫,既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又体会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在景山公园,一位外国朋友主动与儿子握手,儿子兴奋的不得了,并与他合影。在我的帮助下,有一位漂亮的外国大姐姐与孩子们合影。
第一次感受北京公交的热情,超出故宫百倍,还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