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该放下脚步走慢一点,欣赏身边的美景,珍惜身边的人,品味生活的美好。


“从前的日光很慢,车、马、邮件都慢,一个问候要等上好多天;从前的月光很慢,有点闲,有点懒,在一杯茶里消磨整个黄昏,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满天;从前的脚步很慢,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要走一天的时间;从前的日子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从前的手帕也好看,最是那低

眉的女子,精致的一针一线;从前的爱情很慢,慢得要用一辈子去等一个人,慢得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那么美,那么慢。

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时代”,航空、高铁、快递、微博、微信……种种便捷使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打破,人们在转瞬间可以与身在异国他乡的好友取得联系,获得全球范围内最新的资讯和信息。我们有如影随形的即时通信,却少了几分“寻隐者不遇”的诗意;我们精心地学习着各种时间管理技能,却早已忘记“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的恬然为何物。

十几年前,朴树在一首歌里唱道:“这世界太快了,它从不等待,让我们很尴尬”,而十几年后的今天,这种尴尬似平有增无减。在此现状下,始于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慢生活理念在国内也开始被倡导,其支持者认为: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这种观念听起来很美好,但在“快时代”能否被广大公众所接受恐怕是一个问题。“慢生活”到底是唯有有钱有闲阶级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还是只要转变观念人人都可践行的凡人理念,答案只在每个人的心中。


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老鼠在拼命地奔跑,乌鸦问它:

“小老鼠,你为什么跑得那么急呀?快歇一歇吧!”

“我不能停,我要看看这条道的尽头是个什么模样。”

小老鼠回答后,便继续向前奔跑。

过了一会儿,它又碰到了一只小乌龟,乌龟说:“小

老鼠,你不要跑得那么急,去晒晒太阳吧。”

小老鼠依旧回答:“不行,我急着去路的尽头,看看

那里是什么模样。”

一路上,不管小老鼠碰到什么小动物,也不管小动

物怎么询问,小老鼠都会给出同样的回答:“我要看看路

的尽头是什么模样。”

小老鼠一刻也没有停歇过,一心想要到达终点。直

到有一天,猛然撞到了路尽头的一个大树桩,它才停下

来。“原来路的尽头就是这样一个树桩!”小老鼠摇摇头

感叹道。但更令它懊恼的是,它发现此时的自己已经年

迈:“早知这样,要是好好地享受那沿途的风景,该有多

好啊……”


这是一个简单到小孩子都听得懂的故事,但其中却蕴含了一个足以让老人也为之感慨的道理。孩子可以从故事中看到小老鼠的执着,小乌鸦和小乌龟的可爱;老人可以从中读出自己忙忙碌碌却错过了生命中诸多风景的遗憾。而生活也的确如此,“人们总是背着快乐痛苦地流浪”。当我们变成一只只撞倒在树桩前的小老鼠时,才会发现:本来可以很快乐的一生就这样被我们痛苦地度过了。

生活需要慢慢品味,酸甜苦辣各种滋味,万水干山总是多情,都等着我们去品尝和感受,为什么还要匆忙地向着尽头奔跑?那棵树迟早会碰到,何不在沿途晒晒太阳、歇歇脚呢?

我们行走在尘世间,经常像一个两鬓风霜的旅行者,经过一个又一个驿站,为了赶路,甚至丝毫不做任何停留。生活的五彩斑斓在我们的浮光掠影中渐渐变成灰白的记忆,我们自以为奔走在追求快乐的路上,却只能痛苦地感叹生活的艰辛。

柴陵郁禅师有一首禅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明珠,但我们却常常因为随波逐流,追逐外在的快乐而迷失自我,忽视了这颗明珠。

一碗热豆浆,5分钟喝完与15分钟喝完的区别是滋味。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会给你真滋味。同样,你给心灵时间,生活才会给你意味。马不停蹄地得到,就意味着要马不停蹄地失去。有些时候该放下脚步走慢一点,欣赏身边的美景,珍惜身边的人,品味生活的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