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不忙

人这一辈子仿佛总在等待中度过,盼一件新衣服,盼一顿好吃的,盼一所大房子,再盼一辆车;小时候盼长大,长大了盼聚会,好像无时无刻不在盼望。而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我早就不期盼衣食住行那些身外之物,唯一期盼的只有不忙了。

平日里不得不忙,毕竟为了生存。说起生存一丝悲哀涌上心头,睁开眼吃饭干活,闭上眼抓紧时间休息,好迎接下一个干活,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一点个人空间都没有。生存让我拼尽了所有精力和体力!至于梦想,我只能呵呵了。梦想不得不一次次为现实让步,我一次又一次安慰自己:等过年吧,好赖过年那几天可以暂时放下一切。

日子就在这样的煎熬中度过,终于,工作停了,暂时不用被迫打拼,我以为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点时间,然而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唯独没有自己。父母老矣,平时看似不起眼的活计只能由我动手。父母没有闺女我没有姐妹,那些打扫卫生擦玻璃的活让我烦躁透顶却又不得不为。干吧,不就年前这几天吗?忍忍就过去了。于是,在这无休无止的忙碌中期待着过年。

普通人的生活是琐碎的,琐碎到哪怕一件小事都要亲力亲为。东北对于年的规矩多到无法想象,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天有每天的任务,但大部分都是关于吃的。如今这个社会虽然对吃的不是那么奢望可老一辈留下来的传统却不能舍弃,蒸年糕、炸油丸,杀鸡宰羊,看似红红火火,但这一切哪一样不需要付出精力与时间。年前的自己已经不能称为自己,那是被年绑架的身躯与灵魂。

过年了!终于过年了!

过年不是喜悦,或者说喜悦这个词已经脱离了这个年龄段的我,因为过年除了又长一岁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忙碌。可是哪怕忙碌也没有一样是为自己:老人的欣慰孩子的笑脸像紧箍咒箍得我喘不过气。

可以休息了吗?不!除夕夜要守岁,孩子们兴奋地东家跑到西家,而对于土埋半截的我却失去了那种精力与热情,只想安静地坐在炕上陪陪早已老迈的父母。电视里演什么不重要,外面不时传来的鞭炮声不重要,只有父母的身体才最重要。不知道还能陪他们几年的我对坐中偶尔唠几句闲磕,讲讲他们当年的经历再讲讲我的经历,就感觉是莫大的满足。除夕的忙在半夜,也就是子时。鞭炮响起那一刻是孩子的笑脸与父母的欣慰,唯独没有操作这一切的我的笑脸。

大年初一睡个懒觉?不,不不!族中长辈还有老亲故邻都等着作为小辈的我去拜。由于家数多,每家都是匆匆而过。拜年仿佛成了一种形式,一种证明老一辈还在小一辈还想着的形式。

东北的年是三天,初一拜年,初二祭财神,初三送年,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形式。虽然不用一整天都做,但那一份等待就让我无心别的事情。

年过完了可以松口气了吧?答案依然是否。初四拜望老丈人以及老丈人家的亲戚,步骤都一样,东一家西一家,整个白天既紧张又忙碌。晚上自然还要陪老丈人喝点,对于酒量不好的我来说,差不多微醺,刚好睡觉。

初五开始就剩下我这边的亲戚,七大姑八大姨的都要照顾到。自然免不了酒局。都说每逢过年胖三斤,一点不假,暂且不说菜吃多少就是酒哪天不是胀着肚子?亲戚走完了就剩下朋友,仿佛时间重置了,酒是老一套菜也是老一套,唯一不同的只有场景和人。

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十五。

不管是年前的累还是年后的忙从另一个方面恰恰说明我还有的忙,对我这个岁数来说老一辈还在是一种幸福。只要我回到家,那个我从小生活过的老房子至少还有人气,对于我的呼唤也至少还有一声回应。我觉得我的努力值了!那么我的不忙就显得毫无意义,至于梦想也只能利用碎片时间来实现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