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深刻指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这一论断为新时代乡镇工作指明了方向。乡镇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更需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将奋斗基因融入基层实践,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一、劳模精神是乡镇发展的“动力引擎”
劳模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推动乡镇发展的强大动力。乡镇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而劳模精神正是这种付出的集中彰显。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基层干部和劳动者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扎根乡村,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民生,让一个个贫困村旧貌换新颜。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正是劳模精神在乡镇的生动实践。
以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为例,她放弃大城市的繁华,毅然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在任期间,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带领群众发展砂糖橘等特色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她用生命诠释了劳模精神的深刻内涵,成为了乡镇干部学习的楷模。在她的带动下,百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这充分证明,劳模精神能够激发乡镇干部和劳动者的内在动力,为乡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二、劳模精神为乡镇人才培养筑牢“精神基石”
人才是乡镇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劳模精神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重要精神基石。在乡镇,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担当的人才。劳模精神所蕴含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能够激励乡镇青年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吸引外来人才扎根乡镇。
许多乡镇通过开展“劳模进校园”“劳模工作室”等活动,让劳模与青年面对面交流,分享他们的奋斗故事和成功经验。这些活动在青年心中种下了奋斗的种子,激发了他们学习技术、投身实践的热情。同时,一些乡镇还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劳模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劳模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青年人才迅速成长,成为乡镇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劳模精神所营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也让更多外来人才看到乡镇发展的潜力和机遇,愿意来到乡镇施展才华,为乡镇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劳模精神是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乡镇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让劳模精神在乡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劳模精神为引领,凝聚乡镇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乡镇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每一位乡镇劳动者都能以劳模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共同奏响乡镇繁荣发展的“最强音”,书写乡镇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