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洪流中

过年第一大囧,是不知道该怎么拜年。沟通手段越丰富,越不知道如何沟通,有劲没处使,黔驴技穷矣。

拜年的图片和FLASH、H5越做越炫,满屏冒金花,热闹程度盖过春晚开场歌舞。然并卵,路人皆知,有一种拜年者的囧境,叫我知道你在漫不经心地群发而你也知道我知道你在漫不经心地群发。

如果你想编辑一条特别的祝福,发给特别的人,会迅速陷入更大的囧境之中。漂亮话就那么几句,除了称谓独一无二,其他都是大路货,为赋新词强说愁!真是比春晚导演还愁!

从串门拜年,到电话拜年,到短信拜年,到微信拜年,拜年的成本越来越低,但是,大家似乎也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拜年,最后,都懒得拜年了。挚友拜不拜年仍是挚友,点头之交,过年的时候多点几下头也治不好颈椎病。

陷入囧境的不只是拜年,包括吃,都囧。

出国的人越来越多,出不去的只能静静地窝在家里刷朋友圈。庙会已经沦为羊肉串大会,一眼望不到边的,不是羊肉就是人肉。

似乎越有钱,反而越不快乐,中国人还是那个最喜欢热闹的民族吗?

当然是!只是消费和服务没有跟上收入的脚步而已!

大家都在谈消费升级、服务升级,但是,能填充春节这个亿万级消费风口的服务安在?世人皆笑春晚癫,但是除了春晚还在竭尽全力、屡败屡战、屡战屡败以外,你还真找不出来比春晚更努力的服务形态。再说,没了春晚,三十瞅啥?初一聊啥?大V骂啥?

央视春晚诞生的年代,物质和精神世界都极为匮乏,而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追求却如火山喷发一般被彻底释放。非举国之力不能成就满汉全席,非满汉全席不能令国民痴狂。

现在,吃饱已经不是问题,吃好的门槛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追问人生的意义,探寻文化的本源。

但满汉全席还是满汉全席,厨子换了几茬,菜谱基本不变。

观众纷纷表示,吃腻了,都要吃出三高了。

但央视春晚不为所动,稳如泰山。

以央视的人力和物力,要突破天花板并不难。

但央视为啥就是不突破呢?我猜,央视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只要这个国家仍然有人不能免于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匮乏,央视春晚便仍然是他们无可替代的精神食粮。

央视的定位决定了央视春晚不可能自由地追求艺术和文化的创新。这有点像高考,虽然人人皆可说出高考成吨的缺点,但高考的核心宗旨是为每一个国民提供公平的上升通道,只要显著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仍然存在,高考便会将照顾弱势群体的权重置于首位。可能是由于这个原因,央视春晚才明知众口难调,仍要追求最大公约数的众乐乐。

而异军突起的互联网站春晚、跨年演讲等等新形态并不需要背负这样的价值观,取悦自己的目标客户,属于独乐乐的范畴,在技术上要容易得多。

今年偶尔看了几次央视频道的节目,突然发现整体节奏都在刻意放缓,文案、对白刻意降低词汇量和脑力消耗,观众的理解力门槛能降多低就降多低。我大惑不解,这不就是把电视台彻底老龄化了吗?但转念一想,除了央视和电信诈骗,还会有哪个平台能这么心甘情愿地放低身段取悦老年人?

这么一想,突然觉得央视还是颇为可爱的。

我甚至觉得,什么时候央视春晚不再拘泥于满汉全席了,什么时候中国就是真正重回世界之巅了。

岁在癸卯 兔年大吉 置身历史的洪流之中,幸甚至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