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务比较忙,接送涵瑜上特长班的工作临时委托给爷爷负责。过了一周后,他告诉我让爷爷接送可以,但不让他陪我玩。我寻回原由孩子不说。又有一天涵瑜告诉我,今天爷爷送我参加钢琴大课时,在小区里遇到邻居悠悠(钢琴班同学),问悠悠参加钢琴大课吗,悠悠是个爱逃课的孩子,她说太热了我不想去。随后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爷爷给孩子说,听说悠悠学习怎么怎么好,这学期又考了多少分,你看人家都不上大课还学得那么好等等。涵瑜告诉我她不喜欢爷爷这样说,接着又说还有以后你们也不要说,你看人家谁家的孩子又考了双"百分",又评上"四好少年",如果你们这样说了我就很不高兴。
涵瑜的一番话说的我和妈妈都很吃惊,这样的话只有家长间的沟通或亲子课老师才会提到的。现在的孩子思想比较成熟,并且能够把过程和感受表达的这样完整。我想是孩子被尊重的感觉受到了触动,渴望得到关注、尊重。
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在不经意的时候顺口随意羡慕人家的孩子,肆无忌惮的伤害到自家的孩子。我很庆幸涵瑜能表达出他心中的诉求,让父母深刻的认识到被尊重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
父母的高度是孩子的起点,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向你表达,诉说他心中的想法,另一方面提高父母的觉察力,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只有双方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从根源解决问题,处理好家庭教育关系。
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不具有可比性,都是父母的传承,我们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让每一个觉察的父母重新审视自我,用心的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精灵,重新塑造。让父母用一颗平凡的心,去接纳我们孩子的平凡;让父母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你家孩子的独特。
修身修己方为称职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