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势是指从市场价值出发的优势,而不是你以为的优势,市场价值为0不能变现的优势都不叫优势。”
客户视角,用户思维,即瞬间站在对方的角度的能力。这种能力为什么非常难以获得呢?“认识你自己”,人类连自己对自己都一问三不知,所以要能“离开”自己、从远处看自己、以客户的视角来描画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就是客户视角的底层逻辑。双十一的剁手主要源于情绪价值而不是理性分析。
“不要因为自己成了老流氓而忘记初次牵手时的紧张。”(覃杰)。隔行如隔山。乔布斯开发iPhone时“就是要让不识字的孩子都能一上手就玩转手机”。所以,客户思维是一种小白思维,如白居易写诗,要让市井老奶奶都听得懂才“发表”。
二、“绝对优势,是指与某个痛点强关联,在这一点上有明确、明显、确定的因果关系,并且没有别人可代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肥胖,消瘦,或各种非传染性代谢疾病都是细胞隐形饥饿的结果。营养与健康是强关联。只要给予细胞(不是嘴巴和肠胃)全面、均衡、足量的营养,减脂自由与健康自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三、有两件事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第一, 一切商业的起点永远都是消费者获利。
大道至简。消费者不获利怎么会开钱,消费者不掏腰包就只有自己掏腰包。“服务的人越多,赚的就越多”(罗伯特·清崎)
第二, 人性是不变的。
“人性就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存展现出的东西,“有人性”是展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没人性”显露了人性“阴暗”的一面,但都是人性。”(封老师)
生存就是今天要活下去,更好的生存还需要看到明天。所以,既要“及时行乐”,又要长期都能行乐。
所以,要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
所以,要做那些不紧急但重要的事。比如,健康、学习。
好的“产品”是能使顾客也有正向增强回路的产品。
四、如何理解“从相对优势到绝对优势”呢?
“就是在某一个范围内,你从10%的赢率提升到80%甚至100%的赢率。”
绝对优势不是天生的,而是从相对优势演化而来的。
相对优势是怎样来的?靠细分市场来的。如何细分市场?
“退一进三:退一步,指在自己众多的能力中,找出几项的核心能力。进三步,是指核心能力应用于3个不同的细分领域。”
90%的人都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平均数。从这个众人自嗨的调查结果中至少可得到一样积极的东西:每个人一定在某方面比别人强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相对优势。
真正的教育就是要引领孩子去找到他的这“一点点”,然后不断发扬光大,在这“一点点”的宽度上做出“1公里、10公里,甚至1000公里的深度”。1000公里的深度当然就是绝对的绝对优势了。
五、“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发现新风景,而在于获得新视角。”
太阳底下无鲜事。有多悠久的历史就会有多长期的未来。“一部演了200场的戏就有再演200场的可能性”(塔勒布)。
所有的行业都可以用10倍好重新做一遍。
说来也是,人之七情六欲是不会变的,亦即人性是不会变的。既然人性不变,对于“人的操作”只要变着花样来就行了。像穿的衣服,一年四季,变化莫测,但穿衣服的你不变。像变苗条的你,虽然身上的赘肉去了10㎏,但你还是你,只不过更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