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5日 周一 晴 湖南
如何判断自己的工作值不值得做?
1、如何判断一份工作到底是不是值得干?我们先看一个职业发展的职业价值公司:
职业价值=收入+发展+情感
从这个公式来看,职业价值与收入、发展、情感三个方面相关联,我们分别来看看:
第一部分:经济收益,这一部分指的是你收获到的物质回报,比如薪酬、福利、股票期权、分红等都算,这是短期收益;
第二部分:发展收益,指的是你这份工作带给你的发展加速度、上升空间,这是长期收益;
第三部分:情感收益,指的是在这份工作当中,你的过程和体验,带给你的是否有愉悦或幸福感,这是当下的收益(古典老师原话为当下的价值)。
下面,我们一个个要素来做分析。
经济收益
刚入职场时,我们很容易看重短期的收益。我还记得当时有位内地的朋友对我说,他在自己现在的公司收益大约是20万,每天准点上下班,周末正常休息,国家法定假日照常休息,业余时间自己可以去充电学习。这期间就有位朋友邀约他去另外一家公司,约26万,看上去多了6万,但平时得加班,周末节假日不确定是否休息,更没有时间充电或者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当时他有点纠结,我说:这还是个问题吗?你完全可以用现有的资源和平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利用周末节假日补齐这6万,完全不用任何纠结。
发展收益
第二部分是发展收益,这个也就是指长期的收益。你有可能说看不准也有可能说无法评估,古典老师给出了两个维度:
a、 看行业趋势。古典老师举了个老师从地面转上线上课程的例子。在线教育最近几年增长特别迅猛。很多在传统机构做得不错的老师,纷纷都跑到在线教育机构,因为互联网能把优秀老师的能力扩大好几万倍,单个老师的影响力和收入的天花板一下子从体力的极限转变成了能力的极限。这就是行业趋势的价值。
b、 平台和团队。好的团队能给你2个东西,极速的成长速度,以及优秀的人脉资源。古典老师列举了互联网公司BAT;创业系的创业家、教育系的新东方等都给员工提供了极速发展的平台和人脉资源,然后孵化出一个个新的公司。
情感收益
第三部分说的是情感收益,这是指当下的收益。比如:你和同事的关系好不好?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你是否认同?记得我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人与人之间壁垒森严,当时我做为新人,有很多问题请教老同事时,他们并不回答,氛围也不太友好,所以我干了不到2年就选择了离开。除了经济收益,我可能更看重同事间彼此协作、关爱、信任,当这些与我的看法相左时,我会选择离开。还有位同事比我牛,直接跑到直属领导那说:公司的价值观与我的价值观相悖,我选择离开。可见:除了经济收益,情感收益关系到你每一天工作的体验,当体验不爽时就会选择离开。
以上就是职业价值的三个方面,薪酬、发展和情感。
你现在就可以用这个公式,给自己职业价值打个分。如果满分是10分,代表你完全满意,6分代表及格,我个自己的职业价值打个分:经济收益6分、发展9分、情感8分。看学习笔记的你呢?给自己这三个部分分别打多少分?
2. 全面理性的做取舍。
从三个方面判断完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干后,我们要全面理性做一个取舍。如何取舍?古典老师给出了9字箴言:
看整体、抓重点、不冲动。
a、首先是看整体。我们有时候会盯着经济收益这一块,而忽视了其他的整体发展,偶尔也会忽略这份工作是否给我带来快乐和成就感。当从整体来看,职业发展前景不大,这份工作也仅仅是因为养家糊口之需而做的话,基本可以舍弃。
b、其次是看重点。古典老师给出的打法是:
在职业发展第一个7年,首先要发展,攒本钱,而不是攒钱;
第二个7年,你需要多赚钱,需要养家,需要积累,需要攒下资本;
当一路发展的比较好,到了35-40岁的时候,要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核心,以自我的价值实现为核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C、最后看不冲动。相对而言,刚刚入职场的小朋友更容易冲动,比如被上司说了几句,被同事怼了、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很容易冲动辞职。
古典老师说:这样来回几次,别说增值,你的个人信用都在下降。所以,组织里60%以上的人际问题,工作难题,都和组织本身没有关系,是职场关系里的正常冲突。很多因为人际冲突离职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个人心智模式,或者职业化程度出了问题。这样的跳槽职能暂时掩盖问题,换了一份工作很可能还会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