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昨天驱车40多公里去乡下看望了老母亲。知道这些天我会按惯例回家一次,母亲给我准备了一些亲手种植的青菜和亲手制作的年糕,大嫂也帮我准备好了一些夫人爱吃的米粉和薰青豆,着实收获不小。
母亲看起来还是那么健康,过了年就是90 了,眼不花耳不聋,精神头十足。要问一生居住在农村的母亲的健康是哪里来的,除了家族良好的基因外恐怕就是伴其终身的劳动了。劳动便是母亲一生的最大爱好。
近些年在与母亲的聊天中慢慢地感觉到,上了年纪的母亲变得平和慈善了,全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戾气。记忆中,年轻时的母亲为了我们兄妹四人,可是没有少和旁人吵架拌嘴。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六七岁的时候因为讨厌剃头就和母亲说村里三枝大叔给我剃头时用力把我的头摆来摆去,母亲二话没说就冲去把三枝大叔臭骂了一顿。事后三枝大叔每次给我小心翼翼又态度和蔼地剃头时我总是愧疚得不行。现在的母亲确实是平和了许多,言语中再没有抱怨和忌恨,左邻右舍相处,只盼着大家都平平安安地好。爱夸所有熟悉的人,帮旁人护短,不识大字却能事事占理,真的是人活90半成佛啊!
母亲的一生极其平凡,与父亲邻村通婚,毕生劳作,几乎就没有走出过村子。父亲离世已近20年了,母亲与老实本分的大哥大嫂相安度日相互照应,不辞劳作,自得其乐。劳动便是母亲平生第一爱好。好象偶尔母亲也会拜佛烧香,也不知道她是为自己修个好的来世还是在为子孙求个平安。
母亲除了平凡还生不逢时。曾经和母亲打趣地说过,旧社会婆婆地位高的时候你做媳妇,新社会媳妇地位高了你却又做了婆婆,所以母亲一生都在任劳任怨为家庭做着贡献。一生没有扬眉吐气的时候,她倒也乐在其中。
那个年代,父母亲和千千万万其它家庭一样,靠辛勤劳作抚养我们四兄妹确非是件容易的事。每近过年,母亲都会在煤油灯下用皲裂的双手纳鞋底,为我们每人做一双新布鞋。母亲做的灯芯绒面料的松紧鞋总是很合脚又好看。想到这是母亲白天劳作后熬夜做成的布鞋,我们穿着时都会格外小心,生怕弄脏了它。
年轻时的母亲为了我们兄妹的生存,甚至做过占生产队便宜的事情。记得有一次,母亲紧张地从草筐里翻出几个香瓜来让我们吃。很明显,这是母亲从生产队瓜地里顺来的,年幼的我为母亲担心也为母亲难过。母亲应该也感觉到了,这样的事后来再也沒有发生过。
不识字,爱劳动,母亲是上一个时代走过来的人。
有时候,看着年迈的母亲我会荒唐地想,假如换一个时代,母亲的人生又是一付什么样子呢?也会整天抱着个手机拍剪刀手玩朋友圈吗?也会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写写文做个公众号再相互点个赞留个言吗?或许也都会。
母亲老了,母亲也生活得很开心。我在想,一个人的幸福是不能用旁人的标准去加于衡量的,生活过得好与不好是各人自己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太多地去说三道四打扰她,让她安安静静就好。有空的时候,记得陪陪她,说说话。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