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标榜的危害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道者,万事万物之规律;德者,顺从规律而行。道德,亦是得道。得道者,至纯至真至善,隐于万事万物的运行之中。

        然而,道德者,一旦至于人,其行便有亏。其有双面性,既是标榜,亦为枷锁。标榜有德,树立标杆,劝人为善;谓其枷锁,变通不足,失于陈规。

        道德者,至于政则政荒。士大夫标榜道德,首推气节。气节者,遇强而宁折不屈,虽易引起众人精神上的共鸣,然用之于具体情境,却会让当事者经历难以忍受的内心折磨。抱死节者,生命难全,却只能获得身后不实之虚名。大家只为虚名而活,则会完全忽视真正的大义之所在。

        为君者,若执迷于守德,则更易陷于人亡政息的困局。如崇祯者,道德上有洁癖,刚愎自用,为人多疑,杀尽功臣,众叛亲离,煤山自缢。更甚者,君主之死,并未换来和平,反倒引来多方混战,以致国家罹难,生民涂炭。守德而失大德,令人贻笑大方!

      因而,为政者不宜以道德相标榜,而应始终追寻大义之脚步,审时度势,借势而为,不贪恋虚名,方不至于落入人亡政息的圈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