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当天感恩的人或事
感谢剑心指点工作。质量简直是飞跃。
开车回家的路上指点老爸安装了Anaconda。顺利开启了老爸的Python修行之旅。
(σ゚∀゚)σ 乖儿子两岁了,开始学着吹蜡烛了。
Connect:连接了哪些知识,或与哪些值得接触的人接触了。
和同事一起新年聚餐。虽然很多人由于其他活动没来。但一桌人反而聊的更好,交流更集中了。酸菜大肠居然点了四份。
Learn:今天学到的新东西
创新最关键的是人!
约翰·亨尼斯(字母表公司新董事会主席)表示创新需要几类人:有远见的预言者、探索者、无畏的执行者。
本周万维钢介绍了丹尼尔·平克的《见机:完美时机的科学秘密》。并借此提出一个概念,叫“ 能量管理 ”。
区别于“时间管理”--碎片化的时间怎么用、不受打扰的时间怎么用、任务列表怎么设、单任务还是多任务、意志力和专注力,总之就是争分夺秒提高效率。
有时间是一回事,人的状态是另一回事。《见机》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就是我们还应该从能量角度考虑问题。
栗子:马的爆发力强,擅长作战中冲锋和追击,但是状态很短。如果每天走几十里地的长途行军,马就可能累死了。所以古代士兵有要“养马力”--骑兵经常牵着马走路。走到地方也不是马上投入战斗,得先让马先休息好,养养马力。这就是对马的能量管理。
《见机》说,一般人都是上午情绪好,注意力也集中,办事效率也高;到下午就不行了,精力和情绪都不好;晚上又有一个回升。做事开始和结束的时候我们很投入,而中间就容易懈怠。
管理自己的能量像手机电池:
人累了需要充电。“精确休息”的观念就是为了快速充电。锻炼身体可以提高你的电池容量。人在休息和锻炼之后连情绪都会变好。
省电模式。如果你现在能量很低,应该把自己调到省电模式,就不要做那些特别烧脑的事情了 —— 因为你也做不好。
一定要有高爆发的能力。有的人好不容易有点精神头就去看电视,真正工作连25分钟都坚持不了。高手得能在关键时刻坐得住、跟得上、使上劲儿,还不怕干扰。别人拖拖拉拉一个星期没干完,你得能坐那不吃不喝三个小时交差。
需要冷却时间。大招不能连续放,大脑不能一直 high。你得把握节奏感,创造性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的沉默 + 短期的爆发。
总结一下就是传统的风林火山-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纳西姆·塔勒布的工作方式遵循“杠铃原则” —— 只做两事:一是什么都不干,零风险,零精力,整天散个步养个神;另一是高风险高能量;中间那些消耗一定的精力又没什么大意思的事儿都是留给不行的人的。
亚当斯的工作习惯是早起。4点起床,站立着用电脑写作。这个时间他的能量最充足,这个姿势最有利于灵感迸发。
万维钢也站立写作了好几个月。感觉良好。站立可以让你保持头脑清醒,而且还没有久坐的愧疚感。(加入日常行为挑战)
亚当斯说,讲目标的人追求“优化”,而讲系统的人追求“简化”。优化是一种目标思维。目标在潜意识中是一锤子买卖。你应该不惜代价想方设法地完成一个目标。而系统,讲究长期的高质量输出,你不在乎哪个具体项目的成败。只有简单,你才能长期坚持。时间管理属于所有人。能量管理属于需要高能量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