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成为其典型的标志。其实这跟以前的无手机时代也很类似,你在哪里摆摊开店做生意,只要能够吸引人,或者哪里人多你就把生意摆到哪里去,自然就能够带来足够的销量,核心就是“人流量”。现在场景从现实生活中转移到了线上,核心从“人流量”变成了“流量”,只要有流量,就有足够的渠道变为现金收入。
“大衣哥”自从当年参加星光大道一炮走红以来,这么多年话题不断,那么多网红费尽心思引流增加粉丝,大衣哥自己却在一众自媒体的烘托之下越来越火。尤其是自去年大衣哥儿子订婚之后,又加了一个儿媳妇增加了不少话题。到了今年,又上演了一场离婚大戏。大衣哥演出、妻子的鸡毛蒜皮、儿子考个驾照、女儿减个肥都成了热点话题,他几乎成了全中国最著名的农民。
几个月前,出现了一个知名度堪比大衣哥的农民网红,是一位摆摊卖拉面的80后老兄,因为其被生活摧残后沧桑的外表与其年龄的巨大反差,引起了网友的巨大感慨。各路自媒体闻风而动,蜂拥而至,一段时间内几乎挤满了“拉面哥”的村子。几个月过去了,“拉面哥”几乎已经没有了热度,但大衣哥仍然天天出现在各种新闻之上。
我其实挺纳闷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关注大衣哥的家事?大衣哥最开始出名是因为其外人看来颇为专业的歌嗓,到现在人们关注的几乎已经不再是其嗓音,而是各种奇怪的花边新闻。像大衣哥这样的农民全国有千千万,能像他那样唱歌的极为少数。但因此就值得那么多人去关注他的家庭琐事么?有很大的关注价值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把自己闲下来的时光几乎全部搬到了手机上,这个聚焦力度可是规模空前,各路媒体挖空心思争夺这份注意力的蛋糕,于是炒作、热搜、网红令人目不暇接的出现了。
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太闲了,过度无聊,以至于有滋有味的品尝着互联网大军提供的“猪食”。网上天天讲自律,只能说自律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大部分人都几乎处于自废的状态。这盘互联网大餐味道如何,不是我们能够干预的,最多能做的,只能是尽量远离这盘菜,让自己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