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地做了两天咸鱼。
啥也不干,就躺着,变换着各种姿势躺着。看小说,看漫画。
饿得不行了,就点个外卖。因为懒得爬起来喝水,一天下来,厕所也没上几次。
晚上实在困得不行了,才依依不舍地睡过去。
当咸鱼的日子无聊吗?并不会。沉浸在各种莫名其妙的故事里,情节离现实越远,越好像把现实抛在了脑后,越让人难以自拔。
不得不感叹,当咸鱼,真好啊。
唯一的痛苦,大概就是躺得太久了,无论怎么变换姿势,总有些身体部位不太舒服。
前几天,某个月入三万的朋友,刚刚在一场五百人的大会上发表了演讲。
我一脸艳羡:你有这样的平台锻炼,真好啊!
她淡淡甩过来一句:
如果可以,我还是想当一条咸鱼。
当时我还想教育她几句,但一转念,我有什么资格教育一个月入三万的人呢?
我与这个朋友相熟十几年,我知道她说的不是玩笑话。
她学金融,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一心想找一家大学,当个辅导员什么的,但造化弄人,考了几家也没考上,最后误打误撞去了一家医院做会计。
医院的平台非常好。几年过去,她已经是非常资深的会计,有独立项目,出去参会都是专家身份。
然而这不是她想要的。
不是每个人都想要努力,要上进,要挣钱。她对自己的期望,一直是做个不痛不痒的工作,有大把的闲散时光。
然而老天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有那么多想要名利的人,却没有机会,如她这样,只想有个安逸日子过的人,却不幸被这机遇砸中,不想往前走,也被推着,不得不往前。
求仁得仁是件多么难得的事。我们大部分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会与自己想要的生活,背道而驰。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被哪种生活砸到,你就扭转初心,适应这种生活?
譬如我这位朋友,不如就将事业作为她的生活重心,干脆忘记自己从前想要的?
刚说出来,我就感觉到,这种方式,大概率是不可取的。
人的喜好会改变,但应是顺应本心而变,而不是在外力作用逼迫下而变。否则,只是短暂的忘记了初心,走了弯路,总还要想回来。
譬如植物向阳,非要把它掰弯了,向它朝相反的方向长。但到最后,它总是又朝着向阳的方向长回来。
如此,才有了弯弯绕绕的盆景。
我一直觉得,盆景塑造的,是一种扭曲的美。
非常刻意地抑制植物的天性,改变它的生长方向,使之完全丧失生命的舒展。最后呈现出来的形态,美则美矣,但太过刻意,太过扭曲,有时甚至让我联想到天桥上蜷缩着的有身体缺陷的乞丐。
我所心悦的,是舒展的生命形态。
是可以朝着阳光生长,可以最大限度地伸展四肢迎接雨露,不必在乎姿态好不好看,因为所得即所求。
而我所求,只有一个,就是自然地,度过我的生命。
但我们却给生命增加了太多负累。尤其是,我们无法分辨在所有我们追寻的东西当中,哪些是我们自己想要的,哪些是环境让我们以为我们应该想要的。
常常是我们忘了自己想要的,一味去追求应该想要的。
木心曾说,我所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他认为,完成自己心之所向,则是大圆满。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的内心追求,真的就是做一条咸鱼,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