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受、感恩

昨晚听了刘凤老师的第四课,用感恩融化关系的坚冰,很实用,具有可操作性,现在只是知道,还需慢慢消化,对照应用于生活中,回顾课程内容: 一、心里明明有怨气,怎么感恩? 刘老师教的三思法:什么是三思法,顾名思义,凡事我们思考三次就好,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 第一思:我有没有办法做到感同身受,有同理心? 我能不能了解到,对面那个人这些话的背后,有他的逻辑顺序、他的思考方式、他的思考背景、甚至有他的整个人生经验的背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和感受。 我们并非住在客观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我们面对的问题不是“世界如何”,而是“如何看待世界”,客观,只要我们在“观”,我们的“客”就只能是相对的。对面那个人有自己的思考方式、行为习惯、价值观……他是一个有着独特思想和灵魂的人,他和你想法不一样是很正常的。 在“第一思”中,你需要对对面的那个人有更多的兴趣和尊重,用他的眼睛去看,用他的耳朵去听,用他的心去感受。 另教给大家一个句式:我不是你,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我知道你一定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我可以尝试去看看你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们能不能在听到不顺耳的话的过程中不要急着去反驳,不要急着去对抗,而是能够先去发展自己的同理心,去发展自己理解跟自己不同的事物的这种能力? 第二思:有没有别的可能性存在? 也许没有对错,只是大家看法不同。有没有可能不是对方观点偏激,而是我太执着于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可能不是对方不合理,而是我的思考不周全不完备?我们之所以会防御,会反对,会冲突,就是因为我们从来不会认为我们错了。当我们说不能被情绪带走的同时,我们也不要死死抓住一个观点不放。 真相就像一个圆,你看到的是圆的一段,他看到的是圆的另一段,其他人看到的又是另外一段,所有看到的组合起来才是真相。你看到的越多,你的面也就越大,你也就更自由。 第三思:走向协同。 我们对面困难,常有两种反应:一是对抗,二是逃避。有没有第三种选择,找到第三种可能性,和这个困难和挑战合作,跟对面那个人协调,并且找到一个新的共赢的可能性?协同是这个宇宙存在的一个真理,透过要素协同,系统性的力量被放大。协同不是只有我,还有你,还有我们,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伙伴,当我们说我们有伙伴时,我们给出了承诺。 二、遇到不好的事情,如何感恩? 1、首先同理自己,学习陈述负面情绪,来代替发泄情绪。 陈述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用“我觉得”来代替“你让我觉得”、“你总这样”;用“我生气是因为……”来代替“我很生气,因为你破坏了……”;你可以表达情绪,但不可情绪表达。有时对方只是行为上没有满足你的期待,但不影响对面那个人对你的爱。 2、转念就是转运。 思想创造物质,一念一世界,我们每个思想和意念都有着不可思议的能量。念头是你的念头,念头是你可以选择的。当我们真宽恕,我们就真感激,你不可能一边感激一边仇恨,因为感激的能量就是敞开,宽容,丰盛,喜悦,放松,按照吸引力法则,你创造什么能量,就有与之相匹配的人和事来到你的面前。所以,转念就很重要了。 当你转向好的念头时,你就有出路。如果是你紧绷的,烦燥的,责备的,攻击的,试想你拿着个大刀乱砍一气,没有人敢靠近你啊,你就失去了助缘的机会。转念即为换个角度进行思考,而在感恩的状态下是更容易做到的。 三、别让感恩成为自我压抑! 我们不是为了感恩而去感恩,感恩不在于结果如何,而是你的能量状态如何。你假装的东西,对面的那个人是能感受到的,而对方会因为你的真实反而打开自己,从而有一个空间看到自己,而松动自己念头。 当我们每天真实与信任的去做到我们能做到的,你感恩的过程就是无比美好的,而在这个过程里,你的信念就在一点点的发生改变。 干货满满,吸收到来改变生活,让感恩成为我生活的常态。 感恩我在中午吃饭时,工作人员来找我办事,我体谅他年龄大,没有情绪去给他完成。 感恩放学接孩子别人倒车顶了我的车,我说没事我来处理,让他走了。 感恩我参加训练营以来情绪越来越少,越来越理解人。 感恩我的成长、改变、突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