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古诗今译:
北风呼啸着卷地而来,吹断了地上的白草,塞北的天空在八月就下起了鹅毛大雪。那挂满一树的雪花,就像忽然吹来的一夜春风,让千万棵树上的梨花竞相开放了一样。
雪花随风飞入门窗,散落在珠帘上融化成水,打湿了丝绸做的帐幕。因为天气寒冷,即使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就连织锦被都显得有点单薄了。将军的劲弓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冻得也难以穿上。
大漠里,纵横覆盖着厚厚的冰雪;烟云黯淡,万里凝愁不见一丝光亮。主帅在营帐里饮酒,正宴饮送别要回家的武判官。营帐里,回响着胡琴、琵琶和羌笛的乐声,一派暖意融融的热闹场景。
傍晚来临,纷扬的大雪飘落在了辕门外,风吹后冻僵的红旗已不能再飘动了。酒宴后,大家在轮台的东门外送别武判官,他离开时茫茫的大雪早已覆盖了天山的道路。
山路回环曲折,武判官渐行渐远,背影消失在了远方。我极目远眺,也只能看见雪地上踏留下的那一串串马蹄印了。
诗文品读:
作者不仅描绘了大漠落雪的壮美景色,还以细致入微的观察,细腻入心的笔触讴歌了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豪情!
咏雪与送别相互交融,雪中的温情贯穿了始末。以咏雪起,又在咏雪中暗含别情,最后在送人的惜别中落幕。
雪中的奇景,送别的深情,诗人用豪放饱满的笔墨再现了边塞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将士们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
他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与高适同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
其边塞诗想象丰富,变化多端,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著有《岑嘉州诗集》。
【202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