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电影《第一炉香》
看《第一炉香》的感受:我觉得这个电影的失败,浪费了所有参与者,从导演到演员、音乐、美术。原因在于改编的失败,从根本上曲解了小说原质。
小说讲的是人被物欲主宰牵引着主动选择,甘于沉沦乐在其中也毁在其中的一种生活。出身没落家庭的姑妈当年貌美如花,不惜与家庭决裂选择作半老的富人妾只为追求自己的物欲享受,一生无爱,一生纵情声色,是有所得,有所弃,甘心情愿。十几年后的侄女一样貌美如花,不惜放弃学业和感情扯一桩婚姻作幌子从而心安理得地作起交际花享受锦衣玉食,也是有所得,有所弃,甘心情愿。两代人异乎寻常有悖道德人伦的堕落,都与爱情无关。张爱玲只是用一双冷眼把人性中生理物欲的一面写出来,呈现一种生活的选择,是非善恶由读者自己体会,而总以悲的觉悟为多吧。
小说里的男主人公还有些可怜,女主人公也有些可悲,电影在脱离了文本对男主成长背景和二人心理活动的准确描写后,让原本渣男欲女的体质,去加演一段痴男怨女的风致,把主题定位“爱而不得”,还在影片最后一秒钟让女主角心碎憋屈地代男主喊出一声“我爱你"来,偏的太远。当时在座观影的小情侣不少,两个多小时的观影竟笑场不断,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张爱玲很擅长冷眼旁观讲故事,故事的核儿通常是观摩品鉴人性。如果非要挖潜点儿爱情元素,《第一炉香》燃的也不是“爱而不得”,而是“不会爱”、“不去爱”,被物欲裹挟的人生,这些外形十分漂亮的人物已然丧失了爱的能力,更主动放弃了爱的权利。
从观众的笑声中,也得到些安慰,是非黑白,人人心里大体都还是点儿数的。年轻的时候,读茶花女的故事,为之心疼流泪,这葛薇龙的人生呢,不过是对人性中恶的放纵,何足惜,何足痛。人,本是万物之灵,灵者,灵魂也。主动将灵魂出售给魔鬼,换取身体的享乐,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也只好由她去吧,自作自受。世界的诱惑实多,尤其流于表层的物质欲望,愈是物欲横流,愈是考验人性,保持人间清醒,守住是非底线,人啊起头儿就不能自作聪明,一步错,步步错,万劫不复。蜕化成姑妈那样寄生食利的人,外表再光鲜,也不过行尸走肉一具。
至于之前风评的男女主演选角失败,倒不觉得。马思纯深具东方女子的外形敦厚温柔之美,姑妈的美艳养眼更不用说,两人的背影相似度挺高。彭于晏颠覆从前的阳光健康形象出演混血的花花公子也不算违和。片子音乐、服装、美术、摄影都属上乘。许鞍华是我很喜欢的导演,所以,即使之前看片子打分不高,也要贡献票房,只为是许导的作品吧。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