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需要去个没人的地方,寻找一个“存在”。世界安静之后才能看见自我。学校中,我独爱两个地方,一个是一楼的图书馆,那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另一个就是夜里的二龙山,极致的安静,听着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发现自己。
饭后的清晨石子路绵延,密林环绕,难分上下。我走在路上,久了,竟有些分不清方位,好在道上不存在什么岔路口,才免得在路上迷失。路旁是树清一色都是侧柏其它树种几乎绝迹。继续走着斜坡越来越陡峭左侧的林木渐渐稀疏河水声越来越明显,终于,树梢退去,留下了一片完整的天空,向低处看去还可以看见汾河蜿蜒。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很快,道路的尽头,一座无名小亭。刚靠近的时候还看见了只松鼠,松鼠的防范意识还不够,都快到它面前了还不知道逃跑。过了一会它开始轻盈的跳走了,三步一停,甚是灵巧。它是自己离开的,思来想去责任似乎并不在我,所以就不算占了它的宝地。放下书包躺在凳子上。一首歌的时间手就冻僵了,关闭音乐听风声,冬天的风很寒冷,那颗躁动的心也渐渐宁静。
既已宁静,此行的目的便已达到。但上山的路才刚走两步,虽已无目的,但为了爬山而爬山也算不错。毕竟周末的时间总是够的,过于清闲反倒不甚喜欢。
退回来时的路,换了方向但所见的景别无二致。不过是由先密后疏,到先疏后密。一样的景,赏景的心情也也会略有不同。终于回到石子路的起点,向下看去还能看见登山的入口,确实上山的路可见的才刚走两步。
继续拾阶而上,到了一个不小的平台开始有了岔路了。我还是比较习惯走足边的道,右边的道太直太快总是让向上的脚步意犹未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左边的半道上有一个我一定要去的打卡点。映入眼帘的事一个水池,具体是什么用途就不得而知了,水池旁边有一颗不知名的树落尽了枝叶与满山青色的侧柏显得格格不入。落叶都到了水池中,上次来时还能透过池水看见落满池底的秋,现在水池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想必要等到来年开春才能解冻了。
简单休息过后,上山的路还得继续,路上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于是直接到顶了。与上次不同的,这次一个人,且有足够的时间。不再怕走错路,反倒更愿意走没走过的路,怕的是错过什么拐角的惊喜。比起前者我更喜欢后者,可能这也是我比较喜欢一个人爬山的原因之一吧。悠闲再悠闲,累了就停下休息,不用在乎时间的流逝,甚至可以从书包里掏出小说读上一大段感受身处另一个世界的宁静。
休憩结束,开始前往此行的最后一个打卡点喽——二龙山地道。一条小道直通地道入口,地道不是特别长就是尘土比较多,也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亮点。直到走到出口,外面的光射进来,一步步走出黑暗,内心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吧。豁然开朗,眼前开阔没有树丛遮挡视线,还你一个明朗的世界。
这是一场逃离,但我不会真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