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一本奇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是一本由两位日本作者合著的书,书中通过一个青年与哲人的思辨形式的对话展现了“”阿德勒的哲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身于奥地利,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在20世纪初,他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阿德勒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与希腊哲学渊源颇深。与在心理学领域非常出名的弗洛伊德和荣格相比,阿德勒少有人知,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心理学“第三巨头”。
这本书才翻开第一章,里面陆续抛出的观点已经让我在震惊之余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外面是盛夏的酷暑,我在书页之中却犹如被迎头浇下一盆冷水而打了一个寒颤。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与阿德勒的“目的论”
传统的精神分析模式都是从心理障碍者的过去来分析他现在的行为,其逻辑在于过去经历导致的心理创伤使人的行为产生各种偏差。这是典型的弗洛伊德式的思考方式。如今心理咨询的主流方式也是从对方的童年或者过去入手来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过去已然发生,如果过去直接决定了现在的处境,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可以改变的可能?这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阿德勒表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之所以会出现某个问题,是因为内含一个隐藏的“目的”,从这个不易察觉的“目的”出发,阿德勒提出了他的“目的论”。
很显然,目的论与我们惯常的思维逻辑,即我们通过时间线上的过去导致现在的逻辑是完全相对的。并不是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从“目的论”出发,阿德勒一下子把所有问题的责任都归还给了我们自己,你看,不是因为过去你受到的伤害导致了你现今的苦难,而是你自己处于某个目的,主动选择了这样的现状。
过去的种种,当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归根结底,过去是一个客观存在,关键在于你在这个存在中自己选择抓取什么放进自己的生活中。
肯定有人会说,我也想改变啊,可是哪能那么轻易说改变就能改变的呢?
哲人对青年说了以下这段话: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可谓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及时遇到点状况也能够想办法对付过去。但你一旦选择打破常规,采取全新的生活方式,所有的事情将变得不可预测。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想要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往往都在选择后者。
我们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甚至没有迈开脚步上路去追寻幸福的勇气,与在追求过程中的种种不安比起来,我们更愿意安全地坐在一个角落,安心地抱怨对现状的不满,感觉很恐怖吧。
读到这里,忽然觉得这并非什么惊天大道理,阿德勒说得其实是很普遍的真相而已。
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你依然是你,只是重新选择了生活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