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心》读书笔记 -第一章 天生与后天习得(道德的起源)

道德心理学发展史上几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及理论: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和 让.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推理随时间而变化”并将其分为推进的6个阶段。

科尔伯格另一个最具影响力的发现是:道德发展最完善的孩子正是那些经常有机会进行换位思考的孩子。平等的关系(如伙伴之间)有利于换位思考,而等级关系则不会。所以父母及其他权威是道德发展的障碍。

科尔伯格的学生图尔列所界定的关:“有关人类之间应有的正义、权利和幸福”的规则。图尔列认为孩子对“阻止伤害这一规则的特殊性、重要性、不可改变和普世”的认知是所有道德进步的基础。

理查德.施韦德的理论:文化不同,道德的范围也不同。他认为科尔伯格和图列尔的理论是由个人主义文化中心的人们制造的。应该存在以社会为中心、个人之间相互依赖的道德准则。

在此基础上,本书作者乔纳森提出道德并非推理得来,推理源于情感因素:道德疆域随文化而变化,人们有时会有本能反应,道德无法完全依靠儿童的自我构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战狼2》7月27日上映,在短短不到两周的时间内票房势如破竹、节节攀升,已经冲破30亿人民币大关,即将问鼎中国电影...
    童钰珊阅读 665评论 0 4
  • 刚看到一篇文章,讲教育孩子的,有一段话深有感触:“养孩子,最忌讳的是,枉费心机的给懵懂无知的孩子们建造一个假象,然...
    纪念你的一切阅读 111评论 0 0
  • 努力,想要多留下些什么。当了解到生命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繁衍后代时,这种患得患失的压力就越大。 现在终于明白,我们根本...
    lyon75阅读 195评论 0 0
  • 北海,已来过无数次,但这一次,好像是不一样的视觉和体验,一家人其乐融融,大人露出了最初始的孩子气,没有了工...
    邢诗慧阅读 52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