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有哪些句子是真正写到你心里去了?

“我喜欢的,是一个正常人灵魂里躲着的神经病,是一个智者脑子中存在的白痴,是一朵玫瑰脚下的泥土,是月亮上的斑驳和桂树,是撕裂自己却忍不住热爱生活,是被我看见那部分的天真。”

“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

但我只要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洛丽塔》

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王小波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就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广义上来讲,认知也是一种智慧。

——《认知突围》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

”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的著名诗句,也许很能代表这个失去语境的信息环境: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有用的信息。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正如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天性不宜交际。

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

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

那都太累了。

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

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

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周国平《风中的纸屑》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懦弱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人各自的性情。

——中岛敦 《山月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的人,一定是从小成长在一个非常宽松且开明的环境里,年幼的时候,享受过毫无保留的宠爱和关注,才能在他经历了风霜雨雪、见识过人心险恶,甚至出于职业需要,变得精明又敏锐之后,骨子里依然对整个世界敞开着怀抱。

                                      ——《默读》

原来所谓的生日与节日,其实都不过是因人而起,有那么个人愿意在这么一天给他办一个小小的“仪式”,是想着法子表达“我把你放在心上”。

 

                              ——Priest 《杀破狼》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