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跳出无效的行为怪圈

想一个你不太满意的情形,

刘恺早上经常会催添添,“穿衣服了,别磨蹭了,快点,马上迟到了”

在这个情形中你想要达到的目标

添添对时间有一个感知和掌控,自觉的收拾,刘恺能简单提醒,鼓励为主。

对这个情形,你的想法是什么

你这样说孩子,其实是在打击孩子,让他对自己形成一种“我就是很慢,我有点磨蹭”的认知,没什么正面效果,我们需要给孩子培养这样的时间管理能力,也需要慢慢让孩子承担责任。

当你想到这个情形,你有什么感受?

烦躁,无奈,着急。

我的行为,直接打断刘恺,或者否定他的做法。


新的三个圈

假如要从感受入手的话,我想要什么感受呢?

平静,舒适

我需要告诉自己怎样的信息,我才能拥有这样的情绪呢?

在一个人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另一个家长即使有想法,也尽量在事后两人沟通,刘恺是个很看重纪律的人,他一定希望时间宽裕可控,所以着急是一定的。关于添添的时间管理能力需要一步一步地培养,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我的新的感受和想法之后,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在当时不表态,但是可以用我的方式去提醒添添,或者帮助刘恺整理衣物,或者帮助添添设置闹钟,在教给添添判断出门时间之后再教给他什么时候就要穿衣服洗脸了。

3A

觉察

我是这样一个人,我的想法是要给你添添正面鼓励,不要负面强化或者随意指责,我的感受是烦躁,我的行为是打断或者批评刘恺。

我可以告诉我自己,我允许自己有这样的感受想法行为的存在,我接纳自己之后,可以让自己的行动有一小步

我可以把我的想法变为两个人要统一,训练要小步前进,体谅刘恺,给与我的帮助,把我的感受变为平静,把我的行为变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训练添添计算穿衣服的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