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书店:始于颜值,更要衷于书香

一个讨论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关注: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这听起来很吓人,其实这个灵魂之问是,你到底是去拍照、打卡、遛娃、买文创、喝咖啡,还是去看书的?

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恰好反映了人们对于一批以“颜值”著称的新型书店的反思,体现出读者和市民对于书店深层次、更贴心、更有内涵的文化功能的呼唤和诉求。网红书店始于颜值,但更要衷于书香,要将极具文化风度的内在气质彰显而出。

诚如一些报道所言,网红书店在把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吸引到书店的同时,也让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书店变得喧闹和嘈杂。而更令人忧虑的是,在一些美得缤纷夺目的网红书店内,人们的关注点却愈加游离在图书之外。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能坚守初心,只靠颜值,或者过度依靠产品销售、餐饮供给、商业策划,一旦愈加见多识广的人们对此出现视觉疲劳、审美疲劳,昔日的流量爆棚,就会转变成“过气网红”的门前冷落鞍马稀。

不可否认的是,“高颜值”让众多新型书店脱颖而出,也让众多忙于生计的职场人士、流连于娱乐场所的俊男靓女、喜欢求新求变的年轻人,将书店当成自己过周末给头脑充电、与朋友相会相约休闲放松的场所。客观上来讲,这种先为书店引流、再实现流量有效转化转化的经营之道并没有错。同时,通过以书籍为重要元素的店面美化设计,将读书之美、典籍的震撼、知识的伟力展现而出,也是书店将自身从图书卖场升级为人们乐于前往的文化空间的必然,也是新型书店不断突出其社交属性的内在要求。

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城市可以有很多公共客厅,其中书店是最重要的公共客厅。”书店不仅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准,而且显示了一座城市对文化尊重的程度和态度。事实上,与电商及电子化阅读相比,实体书店的优势在于能给读者带来深度阅读体验,让作者、学者与读者及读者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对此,网红书店在完成流量引入后,更要在书店功能区划分,书香活动、研学研究开展等方面更多着力。

我们知道,阅读需要静心,特别是对于需要深入思考的书籍,需要有一个较为安静的阅读环境。纵然无法要求经营性的书店都能提供像图书馆阅览室那样的静谧空间,但至少要做到书店内不同功能区的相对分隔,让更多的读者既享受到环境之美,又少于被打扰,沉浸于与书中人物的交流对话之中。

虽然包括网红书店在内的一些新型书店,其文创产品、咖啡、奶茶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图书的销售额,但以“书”为卖点,依然是其区别于文创店、餐饮店的核心竞争力。对此,如果相当多的人进店拍拍照就走了,书店就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何没有不断形成、壮大固定的读者群和粉丝群体呢?


        对于红网书店,要不断探索“书+”模式,面对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现实情况,通过以书为媒,开拓创新,实现混业经营。除现有的“书+文创产品”、“书+餐饮”的常规模式外,要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更多的阅读体验活动带给进店的读者和市民,实现从对书店颜值的打卡,转变为对各类阅读活动的打卡。比如,书店可积极推出“书+旅游”、“书+文化活动”、“书+教育”、“书+研学”、“书+创意体验”等跨界活动,在丰富经营业态的同时,抓住书与人的结合这一关键点,更加突出书店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传播其文化精神。

网红的标签像诱人的广告语,将人们带入书店。而进店之后,除了视觉的震撼,更要注重为每位读者营造具备内涵的深度阅读氛围,打造有温度的阅读体验,从而成为大众乐于沉浸其中的精神花园。网红书店始于颜值,但不能止于颜值,只有在书香上下足功夫,才能变网红为持久红。(秦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