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语言》系列 序言
前些时日,我在学校的通识必修课《人工智能导论》里习得现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切实的能够“创作”出一首具有一定模式的音乐作品了;届时,我也亲手体验了代表性的音乐生成AI:我让Suno(注:Suno是一款AI生成音乐产品)生成了一首“热烈激情”Pop Soul音乐风格的华语音乐。在看到电脑屏幕上AI创作的加载圆环闭合后,我将鼠标放在了“成品播放”按钮上。
不知为何,在我按下播放按钮前一刻,我心里充斥着一种忐忑的期待。可是当我按下播放键后,当我的听感随着生成出音乐的进度条结束后,我的忐忑已经烟消云散,随后嘴角不禁上扬。
AI生成的这首歌曲,不论是从编曲还是从人声逼真程度等方面来看,完成度都非常高。如果让一个平时喜欢聆听音乐的人来鉴赏,大致是难以辨别出这全然是AI而非人创作的虚拟作品。
我忍俊不禁的原因是这首歌曲内容本身。我给出了创作要求关键词“热烈激情”和音乐风格“Pop Soul”。“热烈激情”吗?的确有够热烈激情。歌词、人声和旋律像是前阵子短视频平台爆火《爱如火》的风格。“Pop Soul”吗?我想未必。从编曲上来看,这首歌带给我的感觉像是歌曲《酒醉的蝴蝶(广场舞版)》。恕我粗鄙的描述(因为AI只创作了Chorus(副歌,就是歌曲“高潮”部分),如果让AI把这首歌曲的Chorus扩写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导出为.mp3格式,拷贝到车载音乐U盘里,再插入某个老小区广场的音响里,大概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也能跟着这首歌曲的节奏即兴表演。
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
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
爱如火会温暖了心窝
我看见爱的火焰闪烁
(《爱如火》的部分歌词)
回到我在播放AI生成的音乐之前如此忐忑的原因。我本身也是一名作词、作曲、编曲的音乐创作者。虽然音乐创作只是我的爱好,我也不在音乐行业内工作,但是如同其他行业的从事人员一样,我也有一种“人会被AI所代替”的惶恐。但是当我真正欣赏到AI所生成的音乐之后,我才明白,AI代替人类“任重道远”。
从人工智能创作音乐的表征上来看,AI数据库的杂乱的标签会被胡乱“投喂”。如同上文提及的,Pop Soul风格的音乐在这个世界上有数不尽的歌曲;同样,不属于Pop Soul风格的歌曲也是数不清的。人们将本来不属于Pop Soul风格的歌曲打上Pop Soul的标签投喂给AI训练,那么就会像上面生成的音乐一样,从结果上来看,不过是月明星稀下广场中央老爷老奶们的娱乐活动构成因素之一罢了。
从音乐本身的属性上来看,音乐是复杂多变的,是拥有情绪和情感的。换句话说,音乐是“人的”。AI本身数据库的问题可以通过或长或短的时间得到阶段性的解决,但是音乐的复杂性和其本身被人所给予的情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企及的。
我创作《音乐之语言》,我在正文部分阐述的,也将反复证明“音乐是人的”这一论述。《音乐之语言》将会通过结合音乐与语言的共性来表明,音乐与语言是人类为了寄予自身情感而为之的寒光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