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底的时候,迷上了一个蓝袄青裙,伶俐自信的女孩。
她叫陈更,是《中国诗词大会》唯一一位连续参加了四季的选手。
最初被她的满腹诗书,才思敏捷所吸引,后又得知这样一个诗意的女孩子竟然是在北大学工科的博士,还出过一本叫《几生修得到梅花》的诗词手记,于是只剩下了惊叹,惊叹过后又连忙网购了这本书。
春日里暖洋洋的午后,在窗前细细翻看着我的第一本有关诗词的书,像是缓缓走在她这些年读诗的心路上,静静地在字里行间聆听着她读诗时候的心曲。
"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天空爱云朵,保护着它,温暖着它;南风爱春苗,吹拂着它,让它张开翅膀生长。"
“文学其实只是外衣,种种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都只是外衣,唯有爱,能抵达人心。”
“ 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渐渐懂事了,或许真是在体会一句句诗行时,在那些美丽迷蒙的意境中,在那些刻骨铭心的情深里,我看着自己慢下来,温和起来,开始诚觉世事皆可原谅。”
“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是在漆黑寂静的冬夜,老屋里只有电子书的微光,抬眼该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可因为这句话,似乎明亮了起来,空气有了微微暖意,我仿佛看到了开阔广袤的图景。"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是在隆冬清晨的被窝里,本来贪恋那暖和惬意想多赖会儿,一看这句诗,立刻觉得该按时起床好好梳洗,过一个清爽而精神的早晨。"
“我爱你,不光因为你的样子,还因为,和你在一起时,我的样子。我爱你,不光因为我为你而做的事,还因为,为了你,我能做成的事。”
“我们选择受苦,我们选择燃烧自己,或许不一定能等来期待的结果。但这受苦的 过程中,燃烧的疼痛,是那样充实而饱满,你感到踏实,你感到活着,你感到存在的意义。”
"我在很多方面是一个大人了,或者说在努力做一个大人了,但是花里留了我一些小孩子性情,在花里,我允许自己不长大,它保留了我贪恋的一些事,我可以不克制,不隐忍,尽情地喜欢尽情地贪看。"
“总有一种失去,是时间也无法治愈的,你以为好好的封藏了起来,却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轻轻一碰就痛彻心扉。”
"但王昌龄不是的,他就觉得每一次离别都非常重要。他多情的心仿佛一汪泉眼,将对朋友的温柔不舍,源源不断地流在这薄凉的世上,他每一次都要认真写诗。”
“孤鸾舞镜,没有同类,是怎样的孤寂?是什么支持着无依无靠的她?'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是对艺术的追求,是完成金石录的夙愿,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
看着书里的文字不禁总要感慨。我们都读过古诗词,可是只有她,用一颗细腻的赤子之心在诗行的平平仄仄中与千百年前的诗人们产生无限默契和共鸣,用巧妙简明的语言解开诗人们裹藏于诗中的可爱情思。她像暖暖的春风,轻轻吹拂开遮掩在诗词大门表面的层层迷雾,让人情不自禁地开始向往里面的世界。
“问我何所有,山中唯白云。只堪自愉悦,不堪持赠君。”若要问我读后的收获,一时竟也说不出,只觉意犹未尽,似乎在浮世喧嚣之中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一处安静无人打扰的避风港。在她的字里行间,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古人们的可爱模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千百年前的中国古诗词温柔而强大的力量,感受到了它们真的能够让人心不死。
记得她说,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一个跑到海边玩耍的孩子,贪心地捡拾了许多贝壳,没想到玩得尽兴之余,欢笑声竟然传得这么远,传到别人心里,使人对这海洋也有了神往。
而我想说,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谢谢你,亲爱的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