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果果的英语启蒙从3岁才正式开始,到今年6岁半,整整三年半。
从零基础到自主阅读,我们走过了太多太多,基本上每一步的实操细节,我都有通过文章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分享给了大家。
300篇相关干货:
今天这篇文,给大家分享我们的英语启蒙路线,以及往回看,曾经犯下的错误,给大家避避雷。
同时,也还是再一次提醒大家:
不照搬任何一个博主或者大V的鸡娃经验,
我们任何一个博主的路线,方法即使再牛逼和科学,自家娃即使培养的再牛,都只供你参考和解惑,但是绝不照搬。
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家庭,孩子的情况都不同。
当实操中发现一条路线走不通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娃自己最清楚,别人的经验再好,不适合就没用。
市面上的各种牛娃,绝大多数是因为背后有使尽全力的家长和家庭环境氛围。
即使是天才和早慧型孩子,轻轻松松就自然习得,但是那一定是少数,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是合力的结果,各种作用力缺一不可。
盲目地照搬和对比,加重的只是内卷。
用适合自己孩子的路线坚持下去,无论快慢,也一定能走到彼岸。
阶段目标:
听,培养语感和对英文的兴趣,消除英语的陌生感。
0-3岁阶段,英语启蒙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读了多少绘本,听了多少音频,
而是父母是否有借助于各类材料每天坚持给娃互动。
在幼儿启蒙的初始阶段,父母的语言,对婴幼儿早期语言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婴幼儿是通过听成人说话来学习语言的。
新手父母刚入门的时候,需要做的不是一直买书,买书!而是学习和娃如何互动!
我总结的互动方式主要有四种,给大家参考:
如果父母英文还可以,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英语环境,家中所有的物品,户外能看到的物品,看到就给孩子指一指,让小手摸一摸,然后给她重复这个物品的英文词汇。
这种方法其实和我们教小孩学中文是一样的,调动所有的五官去感知,去自然习得。
如果父母英文不行,就可以借助于点读卡片或者主题类的绘本来给孩子营造环境。
幼儿对押韵儿歌尤其敏感,而且比成年人更善于记住它们,儿歌的重复和韵律,不仅让孩子能够快速学习新词汇,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词语如何组合在一起。
在英语启蒙的初始阶段,陪着孩子一起听儿歌进行英语启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0-2岁:在播放的过程中,跟着节奏或者内容给他们孩子做做身体操,或者妈妈给孩子哼唱。
2-3岁:可以加上和孩子的明显互动了。比如在放童谣的时候,和孩子跟着视频一起拍拍手,跳一跳,模仿蹦跶起来。
低幼阶段亲子共读时,如果一板一眼给娃读绘本上的英文,孩子不一定有反应,
但是指着绘本中的图片,用夸张的声调,语气的动作给娃演出来,小孩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给你的。
我们也提供三个绘声绘色用演技征服孩子的小方法。
① 用拟声词和夸张的声音征服娃
拟声词是亲子共读中最不需要教具,也最高效的共读方法之一。
共读时, 用很夸张的声音模仿这些拟声词,再配合上有意思的动作,孩子就会很感兴趣。
比如下图的 A sheep say BAA, 就可以一边抱着娃,一边指图片的小羊,一边模仿BAA 的羊叫声,
小孩能高兴地使劲鼓掌加模仿。
再比如经典的the wheels on the bus,
拟声词也非常好用动作演示出来,round and round用手比轱辘,两个手碌碌转啊转,同时发出声音,
beep beep beep就把手放在嘴巴上比划喇叭的形状,
wah wah wah就模仿小宝宝揉眼睛张大嘴巴哭,
ssh ssh ssh就用一根手指放在嘴巴上装作要小声的样子,
tickets please就画一张车票放在手里晃啊晃……
越夸张, 孩子越高兴,一本绘本读的高高兴兴的。
② 用TPR 动作让娃High起来
拿经典的Five little monkeys 举例,
我们先演给孩子看,带着孩子一起 jumped on the bed,
越蹦越高兴时,就可以从沙发或者小垫子上跳下来(要注意安全), fell off and bumped the head.
孩子懂了之后,妈妈继续读,小娃继续蹦,
蹦完一次跟着妈妈一起读一遍绘本内容,然后继续下页继续蹦,继续玩。
关于TPR更多详情,大家参考下文:
来聊聊TPR的那些事,真的每个娃都需要TPR表演来完成英语启蒙吗?
而故事类的绘本,家长们也可以提前准备点道具,一人分饰多角色,用图片+声音+动作演给孩子看。
这样,每天的共读时光,不管读什么书,都是孩子最期待的时光。
③扔掉书, 选主要词汇和场景玩起来
有些书买回来之后,孩子是真不喜欢。
扔了都是钱,读吧无论怎么读,孩子都不想听,这个时候,这本书,我们就可以提前把内容用家里的教具准备好,扔掉书,一起来玩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下面这本孩子不喜欢,我们把句式提前记到小本本上,然后准备道具:
一个鞋盒或者快递箱子,把这本书要学的词汇的实物(没有实物A5打印或者自己画)放进去,
然后开始各种脑动大开的寻宝游戏,
把不喜欢读的书变成了游戏,谁会抗拒游戏呢,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可以一直重复关键句式和词汇。
很多父母都对自己的chinglish 不自信,觉得自己的英文不好会带偏孩子,
从而把全部的希望给予纯听音频,动画和点读笔上。
首先,没关系,大胆说。
孩子的发音在大量的音频输入的前提下,之后会自动改正过来的。在不断地学习中,语言能力足够强大之后,口音还可以自主切换。
相关文章:
毕竟,和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才是一件最COOL的事情。
其次,低幼阶段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所起的所用太太大了。
Patricia Kuhl 曾经做过一个视频来论证低幼阶段父母语言对孩子所起的所用。
她把孩子分为了2个小组来学习普通话课程,
一组孩子在电视前上课,一组通过听音频上课,
测试结果显示,听音频的,没有任何效果。
看视频的,同样也没有任何效果。
也即是说,在早期语音学习的过程中,真实的社会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是一项社会性活动。
我曾经做过一个磨耳朵路线图,
孩子的英语启蒙,会经历静默期,先在大脑建立一个音库,培养听音辩音能力。
经历将近1年的时间,孩子对英文的陌生感才会消失,将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听和输入,而是开始尝试着模仿,显示出想要输出的兴趣。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放平心态,接受孩子的静默期,接受孩子需要积累,大量的积累。
我们需要把心态放平到:即使最终孩子英文学的一般,但是每一段英文启蒙的时光,都是欢乐的亲子互动时光,都能给孩子带来对书籍持续的好感和兴趣。
我个人最焦虑的一年,是果果启蒙的第一年。
我们英文启蒙不算早,而且果果学的也不快,
当身边围绕着大量的外籍家庭和高知父母,别人家的孩子都能说句子的时候,我们连个单词都吭哧不出来,
我是真的焦虑。
我怀疑过我的方法,我怀疑过我娃的智商, 我怀疑过孩子说话不清楚是不是什么缺陷问题,
我怀疑过各种能怀疑的,
怀疑完,开始焦虑,然后各种方法东一筢西一筢,
最终也没玩出个花来。。。
我们一定一定要提醒我们自己:
在语言学习上,慢就是快,是永远的真理。
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学习节奏是不同的,
不要被这个崇尚标准化的世界所绑架。人和人天生是不同的,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节奏,不要成为这个标准化世界的牺牲品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阶段目标:
多说,开始积累词汇, 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等孩子的听积累了1年以及2年后,我们就开始从听,进入到说的阶段,鼓励孩子张口讲。
这个时候的学习路线,可供选择的就多很多,目前大家用的比较多的有以下几种:
关于分级读物的选择,我唯一的一条建议是:根据预算,选择孩子最喜欢的一套来进行。
我之前写了8套分级非常详细的测评,大家参考如下:
8套分级读物测评:
总结来说,每一套分级不存在谁比谁更高贵更好用,孩子喜欢,能坚持读下去,就是好分级。
而且,分级的数量,最多不超过3套,剩下的用绘本来补充阅读。
更多分级详情,我用了近万字,写进到测评里面去了。
分级实操中的建议如下:
① 我不支持快速刷分级法,尤其是一天十几本的快速法
一方面,三四岁的孩子,每次学习的注意力是不长的,基本上每学半小时,就需要给休息和玩了。
另一方面,无论是分级,还是绘本,图片中的很多细节是需要花时间慢慢琢磨的。
而一天十几本刷的时候,因为要速度和数量,是没时间来慢慢观察和讨论细节的。
要知道,爱看图,是儿童发展的特有阶段。
和孩子一起观察图片,在这些图片细节上做简单的讨论和拓展,进而从图文中获取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是提升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的基础。
我们需要做的,是把速度降下来,文字配合着图片去看,去聊,去思考。
② 读和听一定要配合
无论到哪个阶段,听都是重中之重,一本绘本读过之后,可以给孩子放该绘本的音频,加深理解和记忆。
③ 不一定要孩子完全读下来才进行下一本
所有的分级,一层层进阶的同时,高频词汇是会重复出现的。
所以在互动式共读之后,即使孩子做不到复述下来,只要孩子愿意,也是可以继续读下一本的,
不断的新知识新故事的学习,高频词汇和常见词汇的重复出现,无形中能够帮助孩子识得很多视觉词汇。
读到3阶再回头复习1阶段时,会发现之前很多不认识的词汇和拦路虎,似乎已经被扫除了。
关于如何共读,精读和泛读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看下面这篇文:
廖单和绘本为主线最大的优势是:它的趣味性,故事性和韵律感,是分级读物无法比拟的。
但是也有非常大的缺点:没有层层进阶,难易程度不一,容易读着读着就读不动了。
选择廖单和绘本为主线的,以下三条建议可参考:
① 不需要完全按照廖单的排序来,而以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和当下的程度选择。
确实,廖彩杏书单的安排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由易到难的,比如Eric Carle 的Brown Bear就被安排到了第一周,Polar Bear 由于里面动物名称较长,就被安排到了第19周。
但是读到最后会发现,书单确实从易到难,但难易程度也不是分级特别明确。在后面阶段,有的绘本也是比较简单的,比如 The Carrot Seed、What’s the Time, Mr Wolf? 等。
② 用绘本做主线,可以采用主题式学习法,
语言不是孤立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教,一个学的模式,
它可以是在日常的场景中,让孩子通过一个主题,去体验和实践, 并且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串联起来,
孩子每一次的游戏,每一次的动手实践,每一次的读绘本,每一次的讨论,都是在学习,并且是该主题的立体化、系统化、全面化的知识结构学习。
比如我们想学火山的相关主题, 我们就会通过相关儿歌,火山爆发的视频,火山的各种绘本,如何制作一个火山模型,甚至火山的中文字等各种方式来学习这个主题,
动画和教材我就不细讲了,一般都是跟着机构/课程走的,关于教材的选择, 大家看下面这篇:
而以动画为主线的,注意以下2点:
① 选择动画时,把孩子的兴趣放在首位,同时选择难度符合孩子当下水平的动画。
② 保证孩子的可理解性输入。
除了选择难度适宜的动画,大家也还可以使用以下2个小方法来保证可理解性输入。
方法一:看完动画的讨论和听音频
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看到过程中如果孩子不问,父母不讲,但是可以用笔记下关键词,句式和主要讨论点。
孩子看完后,可以和孩子解释下里面的一些词汇,或者就话题进行下观点讨论,确保孩子是真的看懂了。
同时,看过的动画可以给孩子音频听。
方法二:绘本共读+动画观看+放音频
这个方法属于无痛吸收并且效果又好的方法。
但是缺点是有些动画没有对应的绘本故事,需要父母去找对应的文本给孩子打印。
动画篇相关链接:
在亲子共读中,当词汇量积累到1000词后,我们就可以进入英语启蒙的下一阶段:加入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的文章我们往期写得非常全了,大家参考下文:
在学习自拼的过程中,我们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每套拼读教材都大差不差,因为拼读规则是固定的,所以教材不求多,一套孩子能接受的就足够了。
② 自然拼读不求快,也快不起来,字母和字母音的学习,可以在日常启蒙中穿插进去。
③ 自然拼读是为阅读做准备的,大量的阅读非常重要。只知道单词的发音,不能在语境中理解它的意思,不能恰当的使用,自拼的意义,就减弱很多。
④ 在拼读的规则和发音上,如果父母搞不定,该报课程报课程。
亲子共读+自然拼读的学习,会让孩子慢慢走到识字的路上,我们就要进入到下一个旅程:
经过3-4年大量的听说和亲子共读之后,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自主阅读了。
从亲子共读到自主阅读,孩子是需要时间和心理上的过渡的。
提供几个过渡的好方法:
① 拿出曾经读过的最简单的分级读物,让孩子尝试自己指读
这个方法,非常能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自己读”的自信,快速走到自主阅读的路上。
比如果果,亲子共读到牛6后,我再拿给她牛1的分级或者更简单的,一句只有两三个词汇的读物时,她会觉得非常简单,
看图+往期积累的词汇一起,就很轻松的自己读了下来。
然后越读越High,越来越有信心,后面就能飞起来了。
② 选择有情节的桥梁书听+读
孩子的听力水平总是高出阅读水平一个级别的,选择情节性强的桥梁书先给孩子听,听到过程中可以跟读,也可以听完后再尝试自己读。
③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
这个一起读,不是父母从头读到尾,而是一人一页/一段的轮流读,共同完成一本书。
这样慢慢地,孩子就可以逐步脱离父母帮助,自己读了。
从桥梁书往自主阅读上过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大约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一旦跨到这一步,我们英语启蒙的第一步,就算完成了。
裸听是很多家庭向往的阶段,达到裸听,基本上就达到自主阅读的阶段。
不看书,不看视频,不亲子共读,仅仅裸听,就能听懂80%?
所以在启蒙中期,我常常给果果放一些难度比她正在读的读物高,从来没听过的绘本读物给她听。
听完我还问她听懂了没,音频里讲的是什么。
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没听懂。。。
之后调整策略,一步一个脚印,先听共读过的音频,和看过的动画的原音,扎扎实实积累听力词汇。
慢慢的,给她放正在读的绘本的下一个情节,或者下一本,竟也能跟着上能听懂。
之后再听新的读物,也就能听的津津有味了。
【0-3岁】陪娃读书6年,这份0-3岁超全书单请收好!
【分级读物】江湖中鼎鼎大名的这8套分级读物,来详细扒一扒!
【桥梁书】英语鸡娃界,这棵近1万字的桥梁大树,你一定要收藏!
【共读过的书单】万字长文:盘点我和我娃英语启蒙路上读过的数千本绘本
【女童书单】这些可能是女娃们最爱读的系列盘点了~
【桥梁和章节书】牛9以后,我们读了这些书.....
【低幼儿歌】Pinkfong, English Singsing, 儿歌汇总,
【磨耳朵介绍】终结篇:英语启蒙的第一步,写到这里就结束了(内附所有儿歌资源)
【听力材料网站】为了给我娃找听力材料,我也是拼了!~
【各阶段听力材料】启蒙这些年,我娃用这些听力材料升级打怪!~
我的这个领悟,是在今年年初才真真领悟到的。
之前果果睡觉的时候,基本都是在11点左右,一方面学习内容比较多,另一方面果果也不爱早睡,即使早早睡下,不折腾到11点左右,一定睡不着。
我一直都非常肯定以及自信:这不是我的问题,孩子就是不爱睡,我真的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
直到今年年初,果果得了鼻炎和脾胃失调,医生强制必须9点躺到床上早睡,
全家下定决心不手软,坚持了一周9点上床后,
我才发现: 之前晚上11点才睡着的娃,晚上9点也能睡着。
现在养成晚上9点半睡觉的习惯后,特别感慨:
为了多读那一本书,多听那一会音频,甚至多学2个知识点,牺牲掉孩子的睡眠,从长远来说,值得吗?
孩子的晚睡,真的只是孩子不想睡,还是在我们家长的潜意识里,有那么一丝丝允许的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