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久必涨还是惯性效应?如何用好股价规律
大多数做股票的投资者都会看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实际上就是分析股票价格走势的规律性。但问题是,大多数技术分析指标其实都并不可靠,因为没有理论来支撑。比如:macd/kdj日线的金叉死叉等。
比较可靠的两种规律:
1.长期反转效应。
正确的做法是在买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是刚跌就买,而是要跌久的。
“跌久必涨”中的久,在美国市场一般是三年,在中国市场一般在一年半左右。中国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短期行为更加严重,所以会缩短长期价格规律的时间。
长期反转策略利用的是投资者过度反应的心理偏差。过度反应会使股票价格被高估或低估。
导致投资者过度反应的原因:1.在信息加工阶段,由投资者的代表性偏差所引起的。例如当股票某些特征,高成长,大比例分红,登上排行榜等情况出现时,投资者往往忽略其他信息而立即做出决策,导致过度反应;2.在信息输出阶段,由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引起的,过度自信的投资者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也会导致过度反应。
2.短期惯性效应:追涨杀跌(动量效应)
惯性交易策略,利用的是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的信息反应不足这种心理偏差。
反应不足跟反应过度的本质区别在于时间长短。
反转交易策略利用的是长期价格规律,在构造组合时用过去3年,最起码超过一年的业绩来排序;而惯性交易策略利用的是短期价格规律,在构造组合时用过去半年,最多不超过一年的业绩来排序。
财报里藏了什么秘密?利用财务报表信息来制定交易策略
财务报表中隐藏的秘密——应计异象;
财务报表发布时的规律——盈余公告后漂移效应。
应计项目 =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
应收账款越多,盈利质量越擦差;应付账款越少,盈利质量越差。应计越高,企业的盈利质量就越差。
构建策略的时候,应该按照没有被预期到的盈利增长来排序,也就是用真实的盈利增长减去被预期到的部分。
免费的午餐一直都有?持续获得有效的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交易策略基础:心理学和传统金融学
从长期来看,价格总会向真实的价值回归。
传统金融学的作用:灯塔
心理学让我们理解人会犯什么错,传统金融学提供了价格理性的方向,这两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行为金融策略发挥作用的基础。
行为金融学模型左侧时收益,右侧时风险,以最经典的资产定价理论CAPM为例,左边只有唯一的一项风险源——大盘,也就是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