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又看到做诗的情节了。
自己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对诗的认知和学习太肤浅了。以前学习诗,只为考试,拿到诗就背,今天背完,明天忘。还感觉诗很难背,为什么难背,自己没有想过,就在那机械式的背,自然效果非常不好。
现在有些明白了,自己本身对诗就一知半解,具体这首诗写的什么,自己不感兴趣,就只想快点背下来。但越想背,就背不不来。
自己现在感觉,诗就是诗人用极简的文字写了一篇小作文。会把那些多余的信息去掉,只留下最重要的字。我感觉中国文字如此实用,诗、词的用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自己之前只所以难背,是因为感觉诗的句与句之间没有逻辑。比如这句: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感觉这两句没有任何关系,怎么写着篱和圃,就写到月和霜了。自己开始有印象,还熟悉时,这两句还能连起来,过一会,想到前半句,就怎么都想不到后半句,打开看了之后——唉,就是这句,有种很恍然的感觉。
就用Ai让它给我解析,这两句有什么联系。就告诉我,诗人低头看到篱和圃,抬头看到了月和霜。自己突然就悟了,原来诗人把连接词都去样了,在想这句诗时,想到低头和抬头就能想起来。
理解诗,不能单纯的只看写出来的字,还要看到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词。好像以前老师有说过,但自己那时,就是没有往心里去,就在那里一味的背,做了很多无用功。
用这个方法,去看其他的诗,好像就没有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