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的第1466天,理解

看《红楼梦》,又看到做诗的情节了。

自己突然发现,自己以前对诗的认知和学习太肤浅了。以前学习诗,只为考试,拿到诗就背,今天背完,明天忘。还感觉诗很难背,为什么难背,自己没有想过,就在那机械式的背,自然效果非常不好。

现在有些明白了,自己本身对诗就一知半解,具体这首诗写的什么,自己不感兴趣,就只想快点背下来。但越想背,就背不不来。

自己现在感觉,诗就是诗人用极简的文字写了一篇小作文。会把那些多余的信息去掉,只留下最重要的字。我感觉中国文字如此实用,诗、词的用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自己之前只所以难背,是因为感觉诗的句与句之间没有逻辑。比如这句: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感觉这两句没有任何关系,怎么写着篱和圃,就写到月和霜了。自己开始有印象,还熟悉时,这两句还能连起来,过一会,想到前半句,就怎么都想不到后半句,打开看了之后——唉,就是这句,有种很恍然的感觉。

就用Ai让它给我解析,这两句有什么联系。就告诉我,诗人低头看到篱和圃,抬头看到了月和霜。自己突然就悟了,原来诗人把连接词都去样了,在想这句诗时,想到低头和抬头就能想起来。

理解诗,不能单纯的只看写出来的字,还要看到诗人没有写出来的词。好像以前老师有说过,但自己那时,就是没有往心里去,就在那里一味的背,做了很多无用功。

用这个方法,去看其他的诗,好像就没有那么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笠翁对韵》全文及译文(上卷) 书法密码 昨天 15:57 相关推荐 头像 每日书法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头像 书...
    雨荷燕宁阅读 5,581评论 0 0
  •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登乐游原》是李商隐较为著名的一首诗。其实这首诗就是说了一...
    独孤行_苍茫阅读 5,952评论 0 0
  • 史湘云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金陵省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史家的千金,父母在她还是襁褓中...
    瘦竹斋阅读 5,028评论 1 2
  • 漫谈古体诗 沈俊杰 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其产生早在近体诗之前。因为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讲究,古体诗则除押韵以...
    四声堂主阅读 3,315评论 0 0
  • 徐建顺《吟诵入门》(下) 8、模进对称。 平长仄短是吟诵的音长规则,依字行腔是吟诵的旋律生成规则,而“对称模进”是...
    暖阳_1332阅读 7,4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