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周围的资讯和信息越来越多,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越来越丰富。我们越是阅读,就愈发不知所措。我们甚至不能判断信息的对与错,区别谎言和真理。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阅读的目的只有一个:提高理解力
一、测试你的阅读层次
早在1940年时,Charles Van Doren 已经对阅读有了很深刻的总结。他认为读书应该分为四个层次:
基础阅读:基础阅读在我们中学时代(一般到十年级左右或者初中毕业)就已经完备。一个明显的标识就是可以有一定的读写能力,获取一些通用的信息。所以基础阅读能力也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基本能力,是其他阅读层次的基础。
检视阅读:检视阅读一般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略读或者粗读,我们可以快速的从浩瀚的信息中获取作者的核心主旨。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阅读一本书,就像打谷的过程,能帮助你从糟糠中过滤出真正的营养谷核。但是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获取一本书的主旨,或者只是把作者在该书中的观点进行筛检阶段。
分析阅读:该层次强调的是对一本书的理解,包括对一本书的分类、结构的梳理、提取作者的主旨观点、公平的评价一本书等等,这个阶段更多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论述书籍的论点,提出相似或者相悖的观点。
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已经不仅仅是针对一本书籍的阅读和理解,而是对一个学科领域,甚至是对某个学科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首先要求读者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对不同书籍的对比,把不同书籍中的不同的观点进行求证和筛选,对任何书籍和文章都保持客观。读书过程中不断融入自己和其他作者的想法,源源不断的进行补充和整理。
二、如何提高阅读层次
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规则来约束或者提高我们成长。略过基础阅读阶段,如果想要提高我们阅读层次,首先要经历检视阅读,这也是筛选书籍好坏,或者书籍是否符合我们目前阅读目的的一个检测器。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手段来提高:
1.查看书名、了解作者
2.研究目录页
3.挑选跟主题相关的篇章阅读
一般情况下,作者都会在前序或者后序进行总结说明,来加强阐述自己的观点,目录页也一般跟作者构思思路吻合,主题文章是作者对一些重要观点陈述和解释,了解这些就可以基本把作者的很多观点抽象出来。
检视阅读更多的是得出一些结论性的论点或者推导结果,如果需要更好的理解书籍的观点,就要经历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就需要像培根曾说过的那样:“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和消化的”。对于好书,我们当然要深层次的挖掘。分析阅读阶段意见大家遵循以下几点:
1.对图书进行分类
2.了解图书的结构
3.判断主旨
4.评价书籍
5.赞同和反对作者
6.辅助阅读
首先我们要对图书进行分类,明确我们阅读是经济书还是历史书或者心理学等等,通过检视阅读了解图书的结构和作者的主旨,接着对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进行详细查阅和反复咀嚼,写出自己对于本书的看法和意见,这个过程最好通过(微信、微博、简书、豆瓣等平台)分享交流,为了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也可以跟其他读者交流意见,也可以通过相关的辅助书籍参考阅读。这个读书过程跟检视阅读有很大的不同,这个过程是对整个书籍所有观点进行剖析。当可以回答好下面四个问题时候就已经是个合格的分析阅读者了。
1.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2.作者怎么论证观点的?
3.这本书真的有道理吗?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读书不思考、读书不提问,我们的理解力是不会提升的,每次都跳过可能是作者用心良苦的论证的观点,最终可能导致我们耗费巨大时间却一无所获。
当你是一个合格的分析阅读者时,自然而然你的知识面和世界观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不会仅仅满足于当前某个书籍的论述,可能会联系到很多不同的行业和情境中。这时候的阅读就是主题阅读,你已经可以站在一定高度去分析一本书对于这个行业或者对于某个宏观观点的重要性和适用性。每本书的所有观点都不是普适的,很多观点只有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才会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具体步骤可以参考如下:
1.找到相关的章节(你关心的主题)
2.带引作者达成共识
3.理清问题
4.界定议题
5.分析讨论
在主题阅读中,你关心的主题才是最重要的,这时候的你需要主动与作者建立共识,带引你的作者们与你达成共识,理清楚你现在的论点和作者的观点,同时界定好议题,与一本书的作者进行讨论总结,这时候你的理解力才会升华。
三、逼近目标
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积累的,较高的层次也包括了前面的或较低层次的渐进积累。同时心智也会跟肌肉一样,如果不常用就会萎缩。不断主动阅读,才会提高我们的理解力,逼近最好的自己!
感谢Mortimer J. Adler / Charles Van Doren 可以在1972年再版这本经典《How to Read a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