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烽烟——邺城鏖兵(054)
公元204年的华北大地硝烟弥漫,曹操与袁氏兄弟的较量进入白热化。上一年刚在官渡大破袁绍的曹操,此刻正像猎豹般盯着摇摇欲坠的袁氏集团。而袁尚、袁谭这对兄弟却在忙着内斗,完全没意识到自家屋檐下正被老对手埋下火药桶。这场围绕着邺城(今河北临漳县)的攻防战,就此展开帷幕。
开春正月,曹操在黄河岸边搞起了"水利工程"。他命人把淇水引入白沟,看似普通的水利改造,实则暗藏玄机——这条新河道不仅能运输粮草,更如同一条巨蟒缠绕在邺城外围。史书记载这段工程时用了"遏"字,可见曹操团队硬生生把自然水系改造成战争动脉的狠劲。
二月春风还没吹暖冀州大地,袁尚就急吼吼地带着主力部队南下攻打哥哥袁谭去了。这位袁家三公子前脚刚走,留守邺城的审配和苏由就闹起了内讧。苏由本想当个"内线"好作为投靠曹操资本,结果计划败露,连夜带着家人逃到曹营。这出谍战戏码给曹操送来了重要情报:邺城防务空虚!曹操大军三月初到达邺城,立刻展现工程兵天赋。土山堆得比城墙还高,地道挖得四通八达,活像要把整座城从地底下掀翻。
袁尚任命的武安县长尹楷驻守毛城(今河北邯郸市涉县西北一带),以维持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市)的粮道畅通。夏季四月,曹操留下曹洪继续攻打邺城,自己率军进攻尹楷,打败尹楷后,又到邯郸(今河北邯郸市)攻打袁尚部将沮鹄,很快有攻下邯郸。易阳县长韩范、涉县县长梁岐见状都献城投降。徐晃向曹操进言:"袁氏兄弟尚未击破,那些观望的城池都在等待消息,应当重赏这两个县,给各城做个榜样。"曹操于是赐予韩范、梁岐关内侯爵位。这波操作堪比现代公司的股权激励,周边观望的城池瞬间破防。更绝的是黑山军张燕的加盟,曹操大手一挥封了个平北将军,既收编了流寇又壮大声势。
五月,曹操命人拆除土山和地道,开挖壕沟围困邺城,壕沟周长四十里,起初挖得很浅,做出容易跨越的假象。审配在城上看见后,讥笑曹军,没有出兵争夺。曹操白天挖浅沟麻痹守军,晚上偷偷加班加点,愣是把两丈宽的壕沟灌满漳河水。等审配反应过来,邺城已经成了水上威尼斯,城中粮仓泡汤,老百姓饿得前胸贴后背,饿死者超过半数。
七月流火,袁尚带着万余人回援。还未到达时,想让审配知晓外部动向,这位公子哥倒有点小聪明,先派主簿李孚玩起了"无间道"。李孚腰板挺直冒充督察官,带着三个骑兵大摇大摆穿越曹军防线。每到一处就摆官威训人,居然真被他混到城下。李孚急忙呼喊城上守军,城上守军用绳索将他吊上城墙,李孚得以入城。审配等人见到李孚,悲喜交加,擂鼓欢呼高喊万岁。守围将士将情况上报,曹操笑道:"这人不仅能进城,很快还会再出来。"李孚察觉外围包围愈加严密,不能再冒险突围,便建议审配放出城中所有老弱以节省粮食。果然,李孚要出城时发现曹军防线已成铁桶。这货也是个狠角色,带着几千老弱病残假装投降,自己混在人群里金蝉脱壳。
袁尚的援军即将抵达邺城,曹军诸将都认为:"这是返回根据地的军队,人人都会拼死作战,不如暂避锋芒。"曹操说:"袁尚如果从大路来,我们应当避让;如果是沿着西山前来,必成俘虏。"袁尚的援军被曹操预判得死死的。当探子来报袁军沿西山而来时,曹操抚掌大笑:"这傻小子自投罗网!"袁尚所部东进至阳平亭,在距鄴城十七里处,背靠滏水扎营。夜间,点燃火把与城中联络,城中守军也点火回应。审配率军从城北出击,试图与袁尚内外夹击。曹操率军迎头痛击,审配败退回城,袁尚也被打败,退到漳水拐弯处扎营。曹操随即实施包围。包围圈尚未合拢时,袁尚害怕了,派使者请求投降;曹操拒绝接受,加紧包围攻势。
袁尚连夜逃往祁山(非关中祁山,今河南安阳市)据守,曹操再次进兵包围。袁尚部将马延、张顗等临阵投降,全军溃散,袁尚逃往中山(今河北定县)。曹军缴获全部辎重,获得袁尚的印绶、符节斧钺及衣物,将这些战利品展示给城中守军,守城军民士气崩溃。审配激励士卒说:"誓死坚守!曹军已成疲惫之师,幽州援军就要赶到,何愁没有后援!"曹操巡视包围圈时,审配埋伏弓弩手射击,几乎射中曹操。
八月的邺城已是强弩之末。守将审配的侄子半夜偷偷开城门,气得这位硬汉在巷战中破口大骂。被俘后面对辛毗的马鞭,他梗着脖子回怼:"老子是忠臣,你们才是反贼!"连曹操都佩服他的骨气,本想留条活路,奈何辛毗等人哭天抢地要报仇。临刑前审配还要求面朝北方,高呼"我主在北方",这幕悲壮场景连曹操都忍不住抹眼泪。
邺城烽烟散尽时,曹操亲临袁绍墓前祭祀,玩得一手好政治秀,又是流泪痛哭,又是慰劳袁绍遗孀,还归还袁府家眷财物,赐予丝绸棉絮等物,并供给他们粮食。把"念旧情"的人设立得稳稳的。
早先,袁绍与曹操共同起兵时,袁绍问曹操:"如果大事不成,可以占据哪些地方作为根据地?"曹操反问:"您认为应当如何?"袁绍说:"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依靠燕、代之地,兼有戎狄部族兵力,向南争夺天下,或许可以成功吧!"曹操答道:"我任用天下才智之士,用道义统御他们,在任何地方都能成就大事。"两人见解高下立判。
公元204年9月,朝廷下诏任命曹操兼任冀州州长,曹操谦让了一番,仍回兖州任职。早先,袁尚派从事牵招到上党郡监督军粮运输,未等牵招返回,袁尚已败逃中山。牵招劝说高幹以并州兵力迎接袁尚,高幹不听。牵招便向东投奔曹操,曹操仍任命他为冀州从事。曹操又征召崔琰为别驾,对他说:"昨日核查户籍,冀州可得三十万兵员,真不愧是大州啊。"崔琰答道:"如今天下分崩离析,袁氏兄弟自相残杀,冀州百姓尸横遍野,不见朝廷军队安抚民生、解救苦难,却先计算兵员数量,这难道是本州士民对明公的期望吗?"曹操闻言面带愧色,立马道歉。
许攸仗着功劳骄横无礼,曾在公开场合直呼曹操小名:"某甲(曹操小字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到冀州!"曹操笑道:"你说得对。"但心中很不高兴,后来终究找其它借口杀了许攸。
回看这场邺城之战,曹操的胜利绝非偶然。他深谙"上兵伐谋"之道:打尹楷是断粮,水淹邺城是攻心,厚待降将是统战。反观袁氏兄弟,放着大好基业非要窝里斗。更讽刺的是,当年袁绍和曹操讨论创业蓝图时,袁绍想着"南据河,北阻燕代",曹操却说"用天下人的智慧",格局高低立判。
邺城烽烟散尽时,曹操摸着新领的冀州州长印绶,嘴角扬起一抹笑意。但他心里清楚,北方的硝烟才刚刚开始,都在等着下一场好戏开场......
地名注释:
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北京南部、山东西北部一带)
并州(今山西大部、内蒙古南部一带)
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北京、天津一带)
兖州(今山东西部河南东北部一带)
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康乃翁文史之窗》
要看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康乃翁文史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