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左眼一直无端地跳,以前无论再熬夜再疲倦,极少出现眼皮跳动的现象,今日着实有些反常。
昨日与濮阳华英书苑陈莹经理交谈,感触如今民间传播讲授国学者众,不免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以我的肤浅认知,以儒家思想为主脉的国学乃“人学”,致力于探究人的本性,解决人的矛盾,实现人的价值,因此国学讲座当立足于四个基点:让普通人理解,被普通人接受,为普通人服务,于普通人有益,如此才能达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哗众取宠或者沽名钓誉者,于己昏昏,又如何能令他人昭昭?
今日开讲新课题《处世之术与持家之道》,此生第一次同时面对如此多的异性目光,油田女工培训班300多人,好在三个小时的课程,几乎不见玩弄手机者,感谢厚爱,也不枉我熬夜制作课件备课的辛苦了。
研读《中庸》的笔记,读者稀少,不好读,艰难写下笔记都觉得劳累,读者一定也不轻松。第二十八章,艰难地接近尾声。
愚,愚昧,愚蠢。贱,身份卑微。
孔子说,那些愚昧,愚蠢的人,反而喜欢自以为是,因为无知而无畏。小孩子刚出生,哪里知道什么毒蛇猛兽,以为不过是会动的玩具,见到了也不怕,还要伸手去捉。等到长大了学了知识,知道了利害,见到毒蛇猛兽才知道躲避。小孩子的愚,是还没有达到条件接受教育,而成人的愚,则是有条件却不愿学习。
身份卑贱的人,往往喜欢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在春秋时期身份卑贱,首先意味着没资格受教育,其次没有社会地位从事组织管理,所以他们没有在大组织体系内的生存经历,没有领导和驾驭大组织的机会,在社会行为上是个体的,因此行事自然独断专行。
孔子说这两种人,生长于、生活于当代社会,却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反古之道”,做人做事还是古时候,还是文明文化没有发育成熟时的道理,或者不知审时度势,一味地信奉和尊崇已经与当世、当时不符合,不匹配的道理,这样的人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儒家学说是“入世”之学,就是要用知识和智慧去参与社会进程,因此儒家学说必然要致力于研究当下社会现象,解决当下社会矛盾,所以,孔子根本不是一个泥古不化的人,反而是一直在倡导紧跟时代,与时俱进。